“开鲁”,为开垦、开发东扎鲁特旗、西扎鲁特旗和阿鲁科尔沁旗“三鲁”一片地区之意,故得名。
春秋战国,为东胡地。
汉朝,初为鲜卑地辽东郡西北境,末为燕北地。
隋朝,属范阳节度使辖境。
唐朝,属松漠督都府。
辽朝,属上京道临潢府。
金朝,行政属北京路临潢府,防务属临潢路。
元朝,先为辽王封地,后划归全宁路辖境。
明朝,属兀良哈三卫泰宁卫辖境。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8年),阿鲁科尔沁旗、东扎鲁特旗、西扎鲁特旗共报效荒地18000顷。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1907年9月),在三旗报效荒地塔甸子地方设立“三旗恳务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开鲁县,隶属于热河道都统管内赤峰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属热河道。
民国三年(1914年),属绥远、热河、察哈尔特别行政区热河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热河行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开鲁县划入伪满洲国版图。
5月,开鲁县隶属伪兴安西分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开鲁县属兴安西省。
民国三十三年(1943年),开鲁县隶属伪兴安总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
年底,开鲁县由伪街长张念祖为首的伪政权地方治安维持会统治(群众称之为二满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开鲁属通鲁工委。
2月,属于通辽中心县委。
4月,属哲里木省。
5月,属于辽吉区行政公署哲里木盟。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隶属于辽北省哲里木盟。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哲里木盟由辽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
1953年,开鲁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1954年,撤销东部地区行政公署恢复哲里木盟,开鲁县隶属于哲里木盟。
1969年,开鲁县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
1979年,开鲁县同哲里木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撤销哲里木盟改设地级通辽市,开鲁县由通辽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