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历史沿革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属豸岁貊族系生活地区。

秦、汉、三国时期,为夫余人属地。

南北朝时期,是北魏所属乌洛候人居住地。

隋、唐时期,属室韦。

辽朝时期,属上京道、东京道。

金朝时期,属上京路。

元朝时期,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朝时期,先属福余卫,后归奴儿干都司辖。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设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该地区事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本旗为西布特哈。

民国四年(1915年),西布特哈地区筹建布西设治局,总管公署与设治局并存,由总管兼理政务。

民国十四年(1925年),将布西设治局址与总管公署迁至尼尔基街。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改布西设治局为莫力达瓦旗。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解放后成立布西旗,归嫩江省二行署管辖。

同年3月,又改称莫力达瓦旗,划归纳文慕仁盟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将巴彦旗并入莫力达瓦旗。

1958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归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管辖。

1969年4月,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领导。

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归呼伦贝尔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