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历史沿革

秦朝时期,今苏尼特左旗地区属匈奴辖地。

西汉时期,属匈奴单于庭统治东南境。

东汉时期,属鲜卑辖区。

三国、西晋时期,为鲜卑统辖地。

东晋太和元年(366年),今旗境属代统治地。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今旗境属前秦统治区域。

魏登国十年(395年),今旗境属魏统治区。

永兴元年(409年),今旗境北部属柔然,南部属魏统治北境地。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今旗境南部属怀荒镇镇戍区,北部地区属柔然统辖地。

北齐时期,属突厥统辖地。

隋朝时期,今旗境为突厥属地。

唐总章二年(669年),今旗境属定襄都督府辖区,隶属关内道单于都护府。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今旗境属突厥牙帐统治东南地。

元和十五年(820年),今旗境南部属振武节度使统辖区,北部属回纥牙帐统辖东南地。

五代十国时期,今旗境属契丹辽统治区。

辽朝时期,今旗南部属西京道倒塌岭节度使司辖区,北部属上京道辖区。

金朝时期,属西京路。

元朝时期,今旗境北部属岭北行省和宁路,南部为中书省上都路辖区。

明永乐十一年至宣德五年(1413年—1430年),今旗境属蒙古(时称鞑靼)统辖地。

万历十年(1582年),属蒙古察哈尔部统辖地。

清崇德三年(1638年),清朝统一漠南蒙古诸部后,苏尼特部从喀尔喀迁漠南。

崇德六年(1641年),清朝将苏尼特部编为苏尼特旗,翌年改称苏尼特左翼旗,设札萨克世袭掌理旗务,隶属锡林郭勒盟。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

民国三年(1914年),苏尼特左翼旗随锡林郭勒盟划归察哈尔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隶察哈尔省。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苏尼特右翼旗蒙古王公德穆楚克栋鲁普在化德成立伪蒙古军政府,苏尼特左翼旗被纳入其控制范围。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察哈尔省沦陷,苏尼特左翼旗随锡林郭勒盟隶属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统辖。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隶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苏尼特左翼旗复归察哈尔省锡林郭勒盟。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苏尼特左翼旗改称苏尼特左旗。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苏尼特左旗随锡林郭勒盟由察哈尔省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

1949年,成立苏尼特左旗民主政府,从桑吉德庙迁驻敖伦胡都嘎。

1951年,旗人民政府驻贝勒庙。

1954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规定,召开苏尼特左旗首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苏尼特左旗人民政府。

1955年,苏尼特左旗人民政府改称苏尼特左旗人民委员会。

1966年,旗人民委员会驻地贝勒庙改称哈敦浩特。

1975年,旗政府驻地又更名为满都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