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今乌达区境为关中北地郡西北地。
西汉时期,部分地区为北地郡灵武县辖地。
东汉时期,部分地区为凉州北地郡辖地。
三国、西晋时期,为西部鲜卑占据区。
东晋咸和二年(327年),今乌达区境属后赵朔方郡辖区。
太和元年(366年),今区境属前秦朔方郡辖区。
太元二十年(395年),今区境属后秦朔方郡辖地。
义熙五年(409年),今区境属夏政权统辖地。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今区境属薄骨律镇镇戍区内。
隋大业八年(612年),今乌达区境属关陇灵武郡辖地。
唐总章二年(669年),今区境属灵州辖地。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今区境属朔方节度使(灵州)统辖。
西夏贞观十一年(1111年),今区境属右厢朝顺军司(驻“克夷门”,今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乌苏图苏木)监辖区内。
元至顺元年(1330年),今乌达区境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辖区。
明宣德八年(1433年),今区境属宁夏卫。
明末时期,今区境为额鲁特蒙古驻牧地。
清康熙二十六年(1697年),今区境为阿拉善霍硕特旗辖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阿拉善霍硕特旗政府在今宗别立设置总管公署(今宗别立苏木),对今乌达区境设关卡,称蒙古营或蒙古卡,实施行政管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阿拉善霍硕特旗政府将“河拐子即乌达煤矿收回,由旗政府派员经营开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和平解放,乌达归阿拉善和硕特旗管辖,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4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制撤销,合并于甘肃省,乌达随隶属于甘肃省,为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所辖。
1956年4月,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为新设立的巴彦淖尔盟管辖,并更名为阿拉善旗。
1958年11月,正式建立阿拉善旗乌达镇。
1961年7月9日,撤销乌达镇,建立乌达市,隶属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
1976年1月10日,巴彦淖尔盟乌达市与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海勃湾市合并建立乌海市,乌达成为乌海市辖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