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西羌人就在德令哈一带游牧。
4世纪初吐谷浑进入海西立国建都,德令哈为吐谷浑辖地。
唐初吐蕃王朝势力伸展到黄河河曲和青海湖畔,灭吐谷浑国,德令哈地区归吐蕃王朝辖。
宋代前后五六百年内该地为藏族游牧部落驻地,吐蕃地方政权存在了比较长的一段时期。
13世纪蒙古族兴盛后,势力很快进入海西地区。
清初,东蒙古亦不刺、阿尔秃斯等部先后来此驻牧。
清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西蒙古顾始汗率和硕特和准噶尔巴图台吉的联军进入柴达木盆地。
清雍正初年在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将海西蒙古族分为八旗,德令哈地区为和硕特北右末旗驻牧地,此状况一直维持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到1949年解放前,该地为青海蒙古左翼盟长索南木帮吉力王公的驻牧地(俗称柯鲁沟贝子旗和柯鲁沟扎萨克旗)。
1917年,在海西地区为都兰县地。
1939年,民国政府在柯鲁沟建立西乐设治局,后于1945年改为德令哈垦务局。
1949年10月都兰县解放后,德令哈地区被划分为都兰县三区。
1958年,德令哈工作委员会改为德令哈县。
1962年11月,撤销德令哈县,并入乌兰县。
1973年,设立德令哈城关区,归海西自治州直接领导。
1983年10月,改设德令哈镇,属海西州直辖。
1988年4月,改设德令哈市(县级),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