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属羌地。
西汉元始四年(4),属西海郡。
更始元年(23),郡废,复为羌地。
东汉永元十四年(102),复属西海郡,旋废郡,复属羌地。
十六国时为鲜卑乙弗部居牧地。
北魏神??末年(431),入吐谷浑。
隋大业五年(609),属西海郡宣德县。
隋亡,吐谷浑复其故地。
唐龙朔三年(663),入吐蕃。
宋代属吐蕃地方政权唃厮啰辖地。
元代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隶宣政院。
明洪武八年(1375),属罕东百户所,三十年(1397),属罕东卫,隶西宁卫,后一度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区。
正德七年(1512),后为东蒙古诸部驻牧地。
崇祯十年(1637),为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落首领实汗辖地。
清雍正三年(1725),隶“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物大臣”(简称青海办事大臣)。
清咸丰六年(1856年),原驻黄河南的藏族刚察、汪什代海、千人录、拉要、都秀、完秀、曲加羊冲、公哇他尔代等8部落,相继移牧于今刚察县及青海湖环湖一带,统称为“环湖八族”。
1929年,属青海省都兰县第四行政区。
1950年8月,析置刚察自治区,直属青海省。
1953年8月,改刚察自治区为刚察县,属海北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