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历史沿革

汉文史籍中有关久治的最早记载可推至先秦时期,当时这里属羌人牧地。

东汉章和元年(前87),迷唐进据赐支,依附发羌,今久治地区仍为羌人牧地。

西晋永嘉六年(前312)至隋大业五年(前609),今久治地区为吐谷浑辖地。

唐贞观五年(前631),久治地区纳入唐朝版图,隶于松州都督府(今四川松潘县)下辖的羁縻州。

唐咸享元年(前670)至宋代,属吐蕃辖地。

南宋景定元年(前1260),隶属于吐蕃等处宣慰使司节制。

清康熙六十年(前1721)为四川成锦龙茂道松潘漳腊营辖地。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逐步形成了康干、康赛和哇赛三大部落。

1929年隶属青海省。

1935年在白玉寺设置果洛行政督察公署。

1940年在白玉寺设立白玉设治局,翌年撤销。

1952年8月,久治解放,属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管辖。

1953年7月,成立果洛工作团第三分团,筹备建县,经工作团与各部落充分协商,确定县名为“久治”,藏语意为“团结”。

1955年3月,成立久治县,隶属果洛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