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属羌地。
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破羌县,治在今乐都区东南湟水北岸,称雒都(落都或洛都),属金城郡。
三国魏属西平郡。
西晋废破羌县,属西平郡安夷县。
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后凉于此置乐都郡,治今碾伯镇西大古城。
东晋隆安三年(399),后南凉6次迁都,其中3次定都乐都。
西秦攻灭南凉后,仍设乐都郡,并为凉州治。
北魏孝昌二年(526),属鄯州,并曾为鄯州治,改称西都县。
西魏属西平郡。
北周建德五年(576),属乐都郡。
隋开皇三年(583),属鄯州。
十八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鄯州。
大业三年(607),属西平郡。
唐属鄯州(曾改为西平郡)。
上元二年(761),入吐蕃。
宋初属吐蕃唃厮啰地方政权辖地。
宣和元年(1119),分属西宁州、乐州。
金天会九年(1131)、西夏大德二年(1136),先后属金和西夏。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属西宁州。
明初置碾北卫,后改置碾伯守御千户所(西宁卫右千户所),直隶于陕西行都司。
清雍正三年(1725),置碾伯县,隶西宁府。
1913年,隶西宁道。
1929年,碾伯县复名乐都县,由青海省直辖。
1949年沿旧制称乐都县。
1979年,划归海东地区。
2024年,撤销乐都县改设海东市乐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