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今东明属卫国地。
秦,“始皇帝东游,至户牖乡,雾霾四塞,不能进,故名其地为东昏。”按东明今境,秦时还应有冤句,济阳县地。
汉,设东昏县(前140)属兖州陈留郡。
莽改东昏曰东明,是为东明县名之由来。
东汉,又改东明为东昏,仍属兖州陈留郡。
三国,废东昏县,将其地并入外黄、济阳两县,属陈留国。
今境内还有济阴郡之冤句、离狐二县地。
晋,兖州陈留国,统县十,内有外黄,济阳。
济阴郡,统县九,内有宛句、离狐。
南北朝,其地应属北魏司州、兖州地。
西兖州,济阴郡,统县四,内有冤句、离狐。
隋,济阴郡,统县九,内有外黄、济阳、冤句。
东郡,统县九,内有离狐。
唐,“贞观元年(627),废济阳入冤句,七年废小黄(外黄)入浚仪”。
时,今东明南部属冤句,北部属离狐,天宝元年(742)改离狐为南华,属曹州。
五代,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曹州,领县四,今东明境内有冤句、南华二县。
宋,“乾德元年(963),复置东明县,属京畿路开封府”。
此外境内尚有京东西路兴仁府之南华、宛亭(冤句改)地。
金,曹州,领县三,内有东明(初隶南京路,兴定二年,为避河患,徙黄河北冤句故地今东明集)。
金废宛亭、南华,境内只有东明一县。
元,中书省,大名路,开州,领县四,内有东明。
明,大名府,领州一,县十,境内开州,领县二,内有东明。
清,直隶大名府,领州一县十,内有东明。
民国初,东明属直隶大名府,1914年改属直隶省大名道。
1928年废道,直属河北省。
1936年属河北省第十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9年十七专署改为第十专署,东明县属之。
1947年,国民党在濮阳设河北省第十四专署,东明县属之。
1938年10月,在东明、曹县、考城3县结合部建立考城抗日民主政府。
不久,考城抗日民主政府撤销。
1940年3月,建立东明抗日民主政府,同年6月撤。
1941年3月,在东明、曹县、菏泽3县结合部建东垣抗日民主政府,5月建冀鲁豫三专署,东垣县随属。
1942年,在东明县西部、长垣东北部设滨河县。
1942年9月,在东明东北部与菏泽结合部建南华县。
10月改二十二专署为二十专署,南华、东垣随属。
1943年1月,又建东明县,东垣抗日民主政府移驻刘楼、竹林一带。
1944年2月,又撤东明县。
8月,又改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署为冀鲁豫十专署,东垣、南华随属,9月南华又改属八专署。
1945年10,再建东明县,同时南华县又改属十专署。
1946年2月又改十专署为冀鲁豫第五专署,东明、东垣、南华3县随属。
1946年7月将南华县永华区划入东明县。
1947年8月撤东垣县入东明、长垣,同时将东明永华区划归南华,至1949年5月又划入东明。
8月,平原省成立,建菏泽专区,东明属之。
同时撤南华县。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东明县划归河南省,属郑州专区。
1955年郑州专区改为开封专区,东明县随属。
1963年4月,东明县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1958年10月撤销菏泽专区,东明属济宁专区。
1959年9月复置菏泽专,东明属之。
2000年6月撤销菏泽地区设⒌丶逗试笫校魇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