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概况

惠民县位于东经117°17′至117°49′,北纬37°6′至37°35′之间。地处山东省北部,北与滨州市阳信县接壤,东邻滨州市滨城区,南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邹平市相望,西与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区交界。县域南北长度51千米,东西长度46.5千米,总面积1363.42平方千米。

【地质】惠民县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陆台的下坳地带,由于历史上黄河的迁徙、泛滥,大量泥沙沉积、填充,地质结构松散(地表层为透水层,中层为含水层,下层为隔水层),对储藏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地貌】惠民县地属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8~20.7米,平均地面高程一般在12米,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之间。地貌有平地、坡、岗、洼地等交错分布,其中以缓平坡地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50%;决口扇形地占23.7%;洼地占10.3%;河滩高地占16%。由于坡地和决口扇形地及洼地交错分布,洼地地面坡降缓,而且有沙岗阻隔,不利于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因此,易涝易碱。

惠民域地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就有氏族部落聚居。夏属兖州域,商为蒲姑国地,周为齐国境,秦始置厌次县,北宋筑城。1734年(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为武定府,始置惠民县(因城东南20里有惠民沟而定名)。至2024年,惠民建县已有2200余年,历为郡、州、府治所,专署驻地。惠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曾长期为山东省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鲁北首邑”“燕津门户”之美誉。县域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兵圣孙武,汉代大文学家、智圣东方朔,开一代画风先河的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元代杰出剧作家康进之,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之芳,清末铁路工程师陈西林,现代植物学家李中宪,新时代青年科学家的楷模、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可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等名人先贤都诞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传统文化】惠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劳动人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大量优秀文化成果依旧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惠民县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至2024年底,全县有胡集书会、惠民泥塑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东路梆子、清河镇木版年画、武定府酱菜、惠民制鼓、杜桥豆腐皮、鼓子秧歌、魏集驴肉、莲花灯制作技艺10个省级非遗项目,32个市级非遗项目,累计公布5批9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史迹遗存】惠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史迹遗存较多。至2024年底,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6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魏氏庄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沙窝战斗遗址及烈士墓、吴洪英殉难地及烈士墓、毛岸英大商旧居、夹河战斗遗址被认定为第五批(革命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归化烈士陵园、淄角烈士陵园被公布为第二批市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惠民县围绕旅游富县战略目标,大力实施“1234”旅游发展战略,倾力培植“孙子故里??智慧惠民”旅游城市品牌,加快孙武古城、魏集古镇2个核心旅忧ㄉ瑁舳趸荽蟮馈⒋蠹寐贰⒀鼗品缜榇?线乡旅游发展,构建北部孙武古城兵学体验、南部魏集古镇民俗风情、东部温泉康体养生、西部森林公园天然氧吧全域旅游格局。至2024年底,全县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2处(孙武古城旅游区、魏集古镇旅游区)、AAA级景区7处(孙子兵法城、魏氏庄园、武定府衙、武圣园、鑫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渤海革命老区兵器博物馆、孙子故里森林公园)。魏氏庄园是中国北方唯一现存的城堡式庄园。惠民县成功创建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魏集镇魏集村、麻店镇五牌村入选全省首批景区化村庄。魏集镇入选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惠民县获评“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红色体验旅游名县”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