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 > 德州市 > 临邑县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历史沿革

西周、春秋时期属齐地,邑名犁(犁丘、隰),因为于古漯水之南,故又名漯阴(今济阳西南约20千米处)。

秦朝,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置漯阴县,属济北部。

三国,漯阴县为魏地,魏废济南国为济南郡,漯阴县属济南郡。

西晋,仍属济南郡。

十六国时期,局势动荡政区变化无常,漯阴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有。

东晋,属济南郡。

南北朝时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将原漯阴县和著县(今济阳县境西部)部分土地合并,取汉时东郡临邑县之名,侨置临邑县,属魏郡。

至此,漯阴县改称临邑县。

北魏,临邑县属东魏郡。

北齐,属济南郡。

隋朝,属齐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属谭州,贞观元年(627年)属齐州济南郡。

五代,属齐郡。

宋朝,属京东东路济南府。

金时,属山东东路济南府。

蒙古太祖铁木真元年(1206年)属山东东西道济南路。

蒙古太宗窝阔台七年(1235年)属河北道河间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山东省布政司济南府。

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高唐州。

雍正十二年(1734年),还属济南府。

民国时期,1913年,全省分4道,临邑属东临道。

1928年,废道制,直属省。

1936年,属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公署。

1937年11月,临邑城被日军侵占。

1938,城内设日伪临邑县公署属惠民道。

1939年建立临邑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冀鲁边区第二专区。

1940年后,先后将县属大部地区划归平禹、齐临、济阳、匡五各县,县城东北局部地区归新置临北办事处管辖,1943年5月撤销临邑县制。

1945年8月,解放临邑城恢复临邑县制,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

1949年,二专区改称洛北专区,临邑县隶属洛北专区。

1950年洛北专区,沧南专区合并建立德州专区,临邑县属德州专区。

1956年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德州专区,临邑县隶属惠民专区。

1958年,将济阳县并入临邑县,隶属聊城专区。

1960年,隶属淄博专区。

1961年恢复德州专区,将济阳县分出,临邑县仍属德州专区。

1967年,德州专区改称德州地区,临邑县属德州地区。

1994年,德州地区改成德州市,临邑县隶属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