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历史沿革

虞夏为徐州之域。

商为卞明国。

周为鲁国卞邑。

秦仍为卞邑,属薛郡。

西汉置卞且,属徐州鲁国。

东汉沿用西汉旧制。

三国属魏。

西晋属鲁郡。

西晋末全境沦于石勒,东晋太和元年(366)陷于燕。

宁康元年(373)陷于秦。

南朝宋初,卞县废。

泰始二年(466)复置,属鲁郡。

因兖州刺史毕敬众降魏,其后,所属忽宋忽魏。

至宋末梁初常属北魏。

北魏,县境西部为汶阳县,东部为卞县,均属鲁郡。

隋开皇十一年(591)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更名为泗水县,隶属鲁郡。

唐,属河南道兖州鲁郡。

后五代,属兖州。

宋,为京东西路袭庆府所辖。

金,为山东西路兖州所辖。

元,属济宁路兖州,至元二年(1336)泗水县并入曲阜。

至元三年(1337)春,因治理不便,于泗城西八里音义置锦川县。

同年冬,废锦川县,复置泗水县,仍隶属兖州。

明,洪武初,隶属济宁府兖州。

清,隶属兖州府。

1913年,裁府制改省、道、县三级制,泗水县为山东岱南道所辖。

1914年,为济宁道所辖。

1927年,直属省辖。

1936年,泗水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泗水,日伪成立泗水县政府,属第十五行政督查区1939年末,游击泗水县政府宣告结束。

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占泗水后,泗水县仍属山东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所辖。

1939年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以滋临公路为界,划为两个县:公路以南为邹东县,以北为泰泗宁中心县。

1940年春,泰泗宁中心县撤销,恢复泗水县,归鲁南一地委领导。

1941年7月,泗水与曲阜合并,成立曲泗县。

1946年4月,撤销曲泗县,恢复泗水县,归鲁南第一专属济宁专区。

1948年6月,泗水解放,泗水县属鲁南第一专署。

1948年10月,隶属尼山专署。

1950年2月,隶属滕县专署。

1950年5月,隶属泰安专署。

1956年5月,隶属济宁专署。

1983年10月,隶属泰安地区。

1985年5月,隶属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