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历史沿革

现大场镇分别于1989年5月,由大场乡与大场镇合并;2000年11月,由大场镇与祁连镇合并而组成。

其镇的历史沿革主要为原大场乡(镇)和祁连镇历史概况。

清康熙十年(1671)设大场厂,清雍正二年(1724)后地境属江苏省宝山县,宣统二年(1910)改厂为乡,称大场乡。

1934年改称第二区,1938年,属沪北区,1945年为第二十四区,即大场区。

1956年,上海市北郊区成立,大场区隶属于北郊区,镇域为大场镇、场南乡、葑溪乡及塘南乡的一部分。

1958年8月,北郊区撤销,大场区隶属于上海市宝山县,同年9月,东方红人民公社成立,场南乡、葑溪乡、大场镇归属于东方红人民公社,镇域成为该公社的一部分。

1959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大场、葑溪两个人民公社单列。

1960年大场人民公社并入彭浦人民公社。

1961年,又恢复大场人民公社,大场镇单列为县直属镇。

1962年,镇域为大场公社、葑溪公社和大场镇三个行政单位。

1984年4月,撤社建乡,大场公社、葑塘公社(1981年葑溪公社更名为葑塘公社)改称大场乡、葑塘乡,隶属宝山县,1988年起隶属宝山区。

1989年5月,大场乡与大场镇“撤二建一”,设立新的大场镇。

2000年11月,撤销大场镇、祁连镇(1995年葑塘镇改称祁连镇)建制,合并建立新的大场镇。

祁连镇以境内祁连山路得名。

1993年下辖6个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陈太路301号。

建岗初期境地属生建乡,隶属上海市大场区。

1951年生建乡拆建为葑溪、新建、场西3个乡。

1956年由葑溪、新建及1954年划入上海市的马桥乡,合并设立葑溪乡。

1958年隶属先后属东方红公社、大场公社。

1959年建立葑溪公社。

1981年更名为葑塘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设为葑塘乡。

1988年隶属宝山区。

1993年撤乡建镇,设立葑塘镇。

1995年2月更名为祁连镇。

2000年11月与大场镇合并,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