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概况

金山卫镇地处上海西南美丽的杭州湾北岸。全镇总面积5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人口4.9万,下辖17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金山卫镇交通发达,沪杭铁路金山支綫穿越东西,莘奉金高速公路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5120(同三)国道,沪杭公路复綫纵横境域中心腹地,现已建有专用海运码头二个,随着上海市金山卫第二工业区的不断延伸扩展,附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规划建成,交通运输网络将加快建设,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必将成为连接浙江、福建等省的门户。

金山卫镇通讯便捷,工业配套壳施齐全,全镇已实现电话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与国内外的联络已架起了现代化“空中桥梁”。宽带信息网在镇内普遍得到应用。全镇工业基础设施与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衔接,已形成了完整的高、中压配电网。供水排污设施日趋完善,日供水达10万吨,日污水处理10万吨。同时全镇已建成深井自来水厂7座,日供2万吨优质地下水。

金山卫镇工业经济门类齐全实力足。全镇260多家企业资产达30亿元,其中:已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三资企业30多家,总投资22亿元。工业有石油化工、五金机械、轻工建材。塑料化纤。纺织服装,医药保健等6大支柱产业。正在开发建设的金山第二工业区5平方公里精细化工工业园区,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惠政策。

镇工业办、工业园区、经济小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金山街镇历史悠久,秦汉成市,明初置卫,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如今人杰地灵,天时地利人和,竭诚欢迎海内外企业家、有识之士等各界朋友前来合作开发,共创辉煌。

金山卫镇名人

戴有祺

戴有祺,号珑严,清朝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不久戴有祺便告假回乡服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降职为候补知县,他不肯赴任。辞官离京,归乡隐居

李新民

李新民(1900~1967年),又名新铭,原名世勋,号守恒,乳名德元,李一谔烈士的胞弟。金卫乡长春村人。幼年时过继到山阳甸山,为叔父李修凝嗣子。民国12年(1923年)考入上海文治大学。同年9月经侯绍

沈粲

沈粲(1380~?),字民望,自号简庵,金卫乡大石村人,沈度之弟,明代书法家。8岁通《孝经》、《论语》、《孟子》,1O岁能真草,13岁时父母双亡,兄又发配云南,他独自闭门读书。家贫无纸,在墙壁上悬腕练

李一谔

李一谔(1898~1929年), href="http://www.xkfenlei.com//shanghai/jinshan_jinshanweizhen_info.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