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历史沿革

原张堰镇域秦代属海盐县。

南朝梁代时先后属前京县、胥浦县。

隋朝开皇年间属盐官县。

唐朝时先为海盐县,后属嘉兴县,天宝年间置华亭县后属华亭县。

唐末至元代,浦东场盐课司大使署设此。

明代金山巡检司署、税课局驻此。

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华亭县析出部分地域设娄县,镇区属娄县。

雍正四年置金山县,张堰镇属金山县。

1912年张堰设市,市公所设于花园浜,辖张堰、廊下、钱圩、干巷4乡镇。

1927年改称张堰乡,设行政局于镇。

1929年属第六区(张堰)管辖。

1934年改称第四区,并析张堰镇为留溪、钦明两镇。

1946年并留溪、钦明镇为张堰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镇随县隶江苏省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

1951年4月升为县属镇。

1957年成立张堰乡,下辖1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11月划入上海市。

1959年镇属张堰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10月镇社分设,张堰镇复为县属镇。

1984年张堰人民公社改为张堰乡建制。

1993年12月撤销张堰镇、张堰乡建制,合并成立新的张堰镇,名称使用至今。

张堰镇名人

高平子

高平子(1888~1970年),名均,字君平,别署在园,因慕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字平子),故自号平子。本县张堰乡秦望村人。出身书香门第,父高煌为清末举人。延顾莲芳为塾师,深植国学之基。清光绪三十年(19

王顼龄

王顼龄(1642~1725年),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获一等第6名。改任翰林院编修,参加《明史》编纂

姚光

姚光(1891~1945年),一名后超,字凤石,号石子,又号复庐,张堰镇人。世代书香,为金山望族。清宣统元年(1909年),南社始创时,即为骨干,并与高天梅、高吹万、柳亚子等人同创“国学商兑会”。民国

吴梁

吴梁(生卒年未详),字伯材,号贞石,张堰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拔贡中举人。未仕家居。三十三年,倭寇侵犯,松江知府方廉准备烧毁漕泾、张堰两镇民屋,以绝倭寇栖息之所。他与侄吴潮前往力争,始息其议

高旭

高旭(1877~1925年),字剑公,别字钝剑,号天梅,又号江南快剑,笔名秦风、爱祖国者等。张堰乡人,青年时代立株),字绳如,明末张堰人。四年(1624年),吴嘉允中举人。崇祯六、七年(1633~1634年),漴缺一带海塘连溃,损失巨大。松江知府方岳贡请他

高燮

高燮(1879~1958年),字时若,号吹万,又号寒隐、黄天、葩叟,别署志攘,出生于张堰乡秦望村,世代书香,家道殷厚,一生嗜读,藏书十余万卷,尤以《诗经》最为详备,有注疏、论辩、纂述、宋元铅椠、善版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