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属梁州。
商、周为庸国封地,称“上庸”。
春秋战国为秦、楚、巴反复争夺之地,楚于今安康城西四里置西城县。
秦置汉中郡西城县。
西汉时汉中郡治曾由南郑移至西城县。
除西城县外,增置安阳、长利、洵阳、钖县4县。
东汉建武元年(25)汉中郡治迁南郑县,建安二十年(215)于西城置西城郡,并于古汉阴城西安阳县置汉宁郡,东汉末废。
三国初,安康先属魏,后属蜀。
三国魏复夺此地,于魏黄初二年(221)设魏兴郡,属荆州。
西晋太康元年(280),魏兴郡之安阳县更名安康县。
南朝宋设有梁州及魏兴、安康2郡,齐增设晋昌郡。
梁大同元年(535),设有南梁州及魏兴、吉阳、洵阳3郡,兼有北梁州的安康、晋昌二郡和南洛州的南上洛郡,北魏孝昌三年(527),增设东梁州。
西魏废帝元年(552),废南梁、东梁二州,于西城置金州、安康置直州、洵阳置洵州,并增设淯阳郡,更吉阳、晋昌二郡为吉安和魏昌。
北周武成二年(560),废丰利郡,更淯阳郡为长冈,三年,废长冈郡。
天和三年(568),废魏昌郡置忠诚郡。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魏兴、吉安、安康、洵阳、忠诚5郡。
大业三年(607),废金、直二州,复置西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郡复置金州。
贞观元年(627),属山南道。
开元二十一年(733),属山南东道。
天宝元年(742),撤州置安康郡,至德二年(757),更名汉阴郡。
乾元元年(758),废郡复置金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属京西路。
熙宁五年(1072),属京西南路。
南宋建炎四年(1130),属利州路。
绍兴十四年(1144),属利州东路。
元属兴元路。
明万历十一年(1583),金州更名兴安州,二十三年(1595),直隶陕西布政使司。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废州设兴安府。
1913年,属汉中道。
1936年,属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设安康分区,属陕南行署区。
1950年,更名安康专区,属省。
1969年,改安康地区。
1988年,撤销安康县,设立县级安康市。
2000年6月,撤销安康地区,设立地级安康市,原县级安康市改设为安康市汉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