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历史沿革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置谷口县(今县境东北泾河出山口处),东汉废。

北魏在今县北泔河原附近置宁夷县,属咸阳郡。

西魏同城置宁夷郡,分宁夷县南部于今新畤坊一带置新畤县,北部于今石泉村一带置甘泉县,均属宁夷郡;西魏末改宁夷郡为秦郡。

北周新畤、甘泉二县省入宁夷县;周建德二年(573)撤销秦郡。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宁夷县为醴泉县(治今县东北泔北境),以地有醴泉得名。

唐武德元年(618)分县境东部地置温秀县,其后废醴泉县入温秀县,唐贞观元年(626)废温秀县。

唐贞观十年析云阳、咸阳二县于泔北镇(今泔河袁一带)复置醴泉县,属雍州;唐开元元年(713)属京兆府,唐乾宁二年(895)属乾州。

唐末县治徙今县东南旧县村。

五代后唐属京兆府。

北宋徙今县东南故县村;北宋政和八年(1118)属醴州。

金、元属乾州。

元末移治今址。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改属西安府。

1914年属关中道。

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属邠县分区。

1950年属咸阳专区。

1953年属宝鸡专区。

1956年直属省。

1958年并入乾县,1961年复置,属咸阳专区。

1964年改醴泉县为礼泉县。

1968年属咸阳地区。

1983年属咸阳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