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历史沿革

夏属雍州,商为龙方地,西周被猃狁占据,春秋战国时为白狄地。

秦属上郡北境。

汉代属西河郡,置白土县,后属上郡,三国两晋为羌胡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后秦、大夏属地。

北朝时先为北魏地,置石城县,后改为银城,属上郡;后为西魏、北周地,置归真郡。

隋置银城县,属雕阴郡。

唐开元十二年(724)置麟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新秦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三县。

五代州制不变,先后属晋、唐、北汉、周。

宋代仍为麟州,属河东路。

乾德五年(967)升麟州为建宁军,后改为镇西军。

政和四年(1114)废银城、连谷两县并入新秦县。

南宋为“神木寨”,曾为金、西夏辖地,建制未变。

元初立云州于神木寨,至元六年(1269)废州为神木县。

明洪武六年(1373),改县为神木堡,属榆林卫。

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神木县,属葭州。

隆庆间改神木道,辖制葭州及神木、府谷、吴堡三县。

清初,仍沿旧制。

雍正九年(1731)撤销神木道,县属佳州。

乾隆元年(1736)属榆林府。

1913年属榆林道,1928年属省。

1934年3月,陕北特委在境内创建革命根据地。

同年9月成立神木县革命委员会,辖马镇,沙峁、贺家川、太和寨、杨家沟、黄草焉6个区。

1936年1月,中共神府特区成立,辖府谷、佳芦、神木、佳北、榆林5个县级苏维埃政府。

1948年,神木全县解放,神木县人民政府成立;2024年,神木撤县设市,县级神木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