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历史沿革

商朝末期旬阳属庸国。

周朝时旬阳归属在楚、秦间多次变更,公元前280年秦在此设旬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始置旬阳县,属汉中郡;西汉为旬阳县;东汉时废旬阳县,并入西城县(今安康)属西城郡;后又归属魏兴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旬阳县,并于淯溪口(今蜀河镇)置晋兴县,淯溪(蜀河)以西属旬阳县,淯溪以东属兴晋县,均隶于魏兴郡。

南朝宋、齐为旬阳县,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旬阳县兼为旬阳郡治;隋开皇初废洵阳郡,属西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洵阳兼为洵州治;分洵阳县北部置洵城县;均属金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置洵阳县,县治设今旬阳县城。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安州升为兴安府,旬阳县属之。

1911年,旬阳县隶属陕西省汉中道。

1933年废道,直隶于省。

1935年属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为陕西省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0年,将镇安县的公馆河、西羊山地区和白河县的庙坪、蓝滩两地并入旬阳县。

195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阳县改隶于安康分区专员公署;1959年洵阳县改属安康地区行政公署;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洵阳县”为“旬阳县”;1980年,旬阳县革命委员会改(复)为旬阳县人民政府。

2024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陕西省撤销旬阳县,设立县级旬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