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历史沿革

三国魏雁门郡治自今朔州市境徙广武县。

明帝后广武县治徙今上馆。

隋开皇五年(585)县属代州。

十八年避太子杨广名讳,改广武县为雁门县。

大业三年(607)改代州为雁门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郡,复置代州。

天宝元年(742)属雁门郡。

乾元元年(758)废郡,复属代州。

五代周显德元年(954)于县置静塞军。

宋属河东路。

金属河东北路。

天会六年(1128)于县置震武军,隶河东北路,后废。

蒙古中统四年(1263)省雁门县入代州。

元隶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废代州,改置代县。

八年复为代州,隶太原府。

成化二十三年(1487)置雁门道,与州同治。

嘉靖中叶改称雁平道,明末废。

清康熙十年(1671)复置雁平道,州仍属之。

雍正二年(1724)升代州为直隶州,属山西省。

清末废雁平道。

1912年改为代县,属雁门道。

后直属省。

1937年属山西第一行政区。

1938年属晋东北政治主任公署。

1939年属晋东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0年属晋察冀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属忻县专区。

1958年撤县,并入繁峙、原平2县。

1961年复置,属忻县专区。

1967年属忻县地区。

1983年属忻州地区。

2000年属忻州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