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属冀州。
西周时以恒山镇属并州。
春秋,属代国。
秦朝,秦始皇始置县,称为崞县,属雁门郡。
不久改称平舒,属代郡。
西汉,平舒县废,复置崞县,属恒山郡。
王莽新朝期间,改为崞张县,仍属常山(即恒山)郡。
东汉,恢复崞县名,三国,沿袭之。
北魏,时迁都平城(即今大同),为京城内地,改名石城县,属神武郡。
天兴元年,改称崞山县。
东魏,改为廊州。
北齐,又改为北显州。
隋朝,北显州改称平寇县,后又改回崞县。
唐朝,始称浑源。
五代,晋县随州入辽仍为浑源县。
金朝,贞祐二年(1214)于县置浑源州。
元朝,初期改浑源县为恒阴县,属西京(即大同),不久,又复用浑源州。
明清,时俱称浑源州,均属大同府。
1912年5月改为浑源县,后属雁门道。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南北山区均为抗日根据地,属晋察冀边区。
1937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9年,属晋察冀边区政府察南雁北办事处。
1940年,先后属晋察冀边区政府二、五、一专署。
1945年,浑源县解放。
1947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
1952年,重归山西省,属山西省雁北专署,后改山西省晋北专署,山西省雁北地区行政公署。
1993年,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属大同市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