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历史沿革

古帝尧所都,为最初的中国。

禹贡冀州之域。

春秋属晋。

战国属韩。

秦为河东郡。

三国魏正始八年(247)置平阳郡,郡治平阳,属司隶校尉。

北魏改属晋州。

建义元年(528)州、郡治所移今临汾。

隋开皇三年(583)郡废,为晋州。

义宁二年(618)改平阳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晋州,南部属绛州,西部置慈州、隰州。

天宝元年(742)改晋州为平阳郡,属河东道。

乾元元年(758)复名晋州。

后梁开平四年(910)升为定昌军,后改建宁军。

后唐同光元年(923)改建雄军。

宋初仍名晋州。

北宋政和六年(1116)晋州升为平阳府,属河东路。

金属河东南路。

元置平阳路总管府,属中书省山西宣慰司。

大德九年(1305)因地震改称晋宁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平阳府,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1912年废府州。

1913年属河东道。

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1937年分属山西省第五、六、七行政区。

1948年属晋绥边区。

1949年初改属陕甘宁边区晋南区。

1950年为山西省临汾专区,专署驻临汾。

1954年属晋南专区,专署驻临汾。

1967年属晋南地区。

1970年属临汾地区。

1971年设县级临汾市,由临汾地区管辖。

2000年撤临汾地区和县级临汾市,设地级临汾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