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晋,晋平公二年(前556),将祁地赐给姬奚,后改为祁奚,城邑在古县镇。

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奚孙祁盈因罪被杀。

今祁奚为郡,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七县。

战国时属赵,秦始皇统一后,分天下为36郡,祁地属太原郡。

西汉初置祁县,仍属太原郡。

王莽改祁为示,隶属不变。

东汉初,复称祁县,仍属太原郡。

三国属魏国,属并州太原郡。

西晋初,祁属太原国。

西晋末年,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统治。

南北朝、北魏时属并州太原郡。

北魏时属太原郡。

北齐天保七年(556)裁祁县。

隋开皇十年(590)复置祁县,属并州。

唐武德三年(620)于太谷置太州,祁县属太州。

六年(623)废太州,仍属并州。

唐开元十一年(723)改并州为太原府,祁县属太原府。

五代十国,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及北汉。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灭北汉,属并州。

嘉祐四年(1059)改并州为太原府,属太原府。

天会六年(1128),属河东北路。

贞祐元年(1213)在祁县东南南团柏镇置帻州,祁县属帻州。

贞祐四年(1126)废帻州,改属太原府。

兴定四年(1220)属晋州。

元初复称祁县,废晋州,属太原路。

元大德九年(1305)改太原路为冀宁路,祁县隶属不变。

明属太原府,清属冀宁道太原府。

1911年撤道、府建置,直属山西省。

1913年,于省县之间设道,属中路道。

1927年废道,直辖于山西省。

1937年底,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

1938年4月属第三行政区,9月同时属第三,八行政区。

1939年11月属共产党太行区第三专署。

1946年太行六个专区,合并为四个专区,祁县属二区。

1948年7月7日祁县解放。

1950年8月,属榆次区专员公署。

1955年2月,属榆次专员公署。

1958年属晋中专员公署,11月10日祁县太谷合并,称太谷县,仍属晋中专员公署。

1961年5月1日祁县、太谷分设,恢复原建置,隶属不变。

1978年5月,成立山西省晋中地区行政公署,县属不变。

1999年9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成立晋中市,祁县属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