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历史沿革
襄陵县原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筼筜的封邑,公元前621年晋襄公死后葬此,故称此地为襄陵。
“襄陵”之名始见于战国时期,《史记·魏世家》:“(文侯)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西汉始置襄陵县,属河东郡,当时治所在今汾河东岸赵曲。
王莽时改名为干昌县。
东汉复名襄陵。
即今襄陵镇。
汾城县原为西周贾伯国,战国时期为魏国的城邑,西汉时置临汾县,县域包括今新绛县和襄汾县南部。
北周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讳,改为太平县。
唐贞观七年(633),太平县移治敬德堡。
1941年1月,山西省调整区划地名,因全国有三个太平县,故复称汾城县。
千百年来,襄陵县和太平县沃野连属,经济富庶,人们安居乐业,素以“金襄陵,银太平”并称于世。
1954年,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为襄汾县,隶属于临汾地区。
2000年,属临汾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