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历史沿革

春秋属晋,战国时属赵的一邑称西阳,西汉始置中阳县。

东汉末年并入离石县,属西河郡。

三国属魏,十六国时期,初属后赵永石郡,后属西河郡。

前秦、前燕沿袭未变。

北朝时期属北魏离石镇。

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宁乡、平夷二县,均属离石郡。

隋大业三年(607)并宁乡、平夷入离石为石州。

唐代一直属石州。

五代十国时期,初属后梁、后唐、后晋,后属后汉、北汉。

宋属河东路太原府石州。

金泰和二年(1212)重设宁乡县,亦属石州。

元代初属山西宣慰司太原路石州,后改属冀宁路石州。

明代属山西承宣布政司太原府石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改属汾州府永宁州,至清朝一直未变。

1914年将宁乡县复名为中阳县,属山西省冀宁道至1946年中阳县解放。

1946年12月12日,中阳县解放,属晋绥边区离石专区管辖。

1949年初,晋绥边区撤销,中阳县改属陕甘宁晋西北离石专员公署;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中阳县属汾阳专区。

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中阳县改属兴县专区。

1952年7月,兴县专区撤销,中阳县属榆次专区管辖。

1958年10月,中阳县并入离石县,为中阳镇。

1959年10月,恢复中阳县建置,属晋中专区管辖。

全县辖22个公社。

1971年5月,组建吕梁地区,从中阳县划出12个公社归柳林县管辖,时辖10个人民公社。

1972年6月从城关公社划出13个生产大队增设苏村公社,时下中阳县辖11个公社。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设7个乡,辖4镇7乡共计11个乡镇。

2002年撤乡并镇,辖5个镇2个乡共计7个乡镇,设有13个居民委员会、87个村民委员会。

2004年4月,属吕梁市,辖区乡级政区至今未变,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