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境上古属巴地。
夏属梁州。
商、周属雍州。
春秋、战国属巴国。
秦、西汉属巴郡宕渠县。
东汉永元二年(90)析宕渠县东境置宣汉县(今达川区、通川区),以“宣扬汉王朝德威”故名,属巴郡。
建安六年(201)属巴西郡。
后主延熙年间(238一257)属宕渠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宣汉县并入宕渠县。
南宋元嘉十六年(439)复置宣汉县,为巴渠郡治所。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改名石城县,因治东有石城山得名,属万州开巴郡(州、郡治)。
北朝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万州为通州,通州、开巴郡均治石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石城县为通川县。
大业三年(607)通州改为通川郡。
唐武德七年(624)属通州都督府。
贞观五年(631)废都督府,复为通州。
宋乾德三年(965)改通州为达州,因境域“联络金(安康)房(县),翼带汉(水)沔(水),西出渠(县)阆(中),东下夔(奉节)巫(巫山),居四达之地”,故名。
明洪武九年(1376)废达州,通川县改名达县。
正德九年(1514)升达县为达州,属夔州府。
2024年6月28日,撤达县置达州市达川区,碑庙、江陵2镇,北山、梓桐、金石、安云、青宁、龙滩、檬双7乡划归通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