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位于乐山市西南部的大渡河下游,古称“南陵”,因宋代诗人范成大评此地“灵山秀山水、沙岸湾环处”而得名,1985年建区,是郭沫若先生的故乡。全区辖区面积610. 89平方千米,辖8个镇1个街道74个行政村和18个社区,全区户籍人口 166697 人,在户籍总人口中,乡村人口106610 人,占 64. 0%,城镇人口 60087 人,占36. 0%;男性 86095 人,女性 80602 人,男女性别比为 106. 8。 全区民族 26 个。
沙湾区区位独特。城区距成乐、乐雅、乐宜高速公路入口22公里,距乐山大佛33公里、峨眉山19公里,成昆铁路、国道348线、省道309线、省道429线、省道430线穿越全境。随着乐西高速、成昆铁路复线、连乐铁路、“四路两桥”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沙湾将全面形成“一高三铁七路九桥”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全区公路总里程758. 999千米,其中:一级公路16. 591千米, 二 级 公 路78. 699 千 米, 三 级 公 路41. 667 千米,四级公路 603. 39千米。拥有民用汽车26197辆,5G基站298个。
沙湾区紧扣区委“1145”工作思路,务实重行、开拓进取,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积蓄了跨越赶超新动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7亿元,同比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06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993亿元。
沙湾区始终将自身建设作为强基之本,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区委“1145”工作思路和“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年”经济工作主题,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沙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荣获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四川省工业强县示范区、四川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全省中药材产业重点县、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县、四川省双拥模范区等称号。
沙湾是乐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的重要组成,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故居和四川沙湾美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四川大渡河国家湿地公园、西南地区最大自然攀岩基地——龙岩攀岩基地、四川第一瀑布天坑——硝斗岩天坑,以及二峨、三峨、四峨3座峨眉姊妹山和4座大渡河梯级电站库区等独特文旅资源。
沙湾区现有森林面积3.546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361%,湿地面积0.297万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现野生植物种类3000种,野生动物种类28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种类15种,沙湾区矿产资源丰富,煤矿存储量985.44万吨,金属矿以铜矿为主,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岩、玄武岩、粘土矿等,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2.22平方千米,同比增长38.98%,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2107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