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境地,古为梁州之域,周属蜀国,秦隶蜀郡,汉属犍为郡,东晋时为僚人聚居地。
北周保定五年(565),置盘石县,辖有威远境地。
隋开皇三年(583),置威远戍。
开皇十一年(591),改戍为县,为威远建县之始。
唐贞观元年(627),在威远县境内又置婆日、至如二县。
宋乾德五年(967),和义县并入威远县。
元初,废威远县,元统元年(1333)复置。
明洪武四年(1371)威远县并入荣德县,隶属于嘉定府。
明洪武九年(1376)复设威远县。
清初仍沿明制,县属嘉定州。
清康熙六年(1667),威远县并入荣县,十三年复设,二十年再并入荣县,至雍正七年(1729)又复设威远县,属嘉定州。
光绪三十四年(1908)(威远县)隶属于上川南道嘉定府。
清宣统三年(1911),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同年11月1日,保路同志军攻占威远,宣布威远独立,成立军政府。
民国元年废道制,由省辖府,威远仍属嘉定府,县军政府改名县公署。
民国2年(1913)恢复道制,威远县属上川南道,翌年改属建昌道(治所在今雅安市)。
民国17年(1928)废道制,县直属四川省。
民国24年(1935),威远县隶属于第二行政督察区资中专员公署(治所在今资中县城)。
1950年2月,资中专员公署迁内江,改名为内江专区,1968年改为内江地区,1985年撤销内江地区改为地级内江市,威远县均属之。
至2024年,威远建县已有14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