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市境即西汉时期姑墨国所在地。
隋唐时期,阿克苏市境为跋禄迦,亦称亟墨。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至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07-960),本境属葛逻禄部(亦称割鹿国)。
真宗咸平四年(1001),本境为喀喇汗王朝一部分。
元代,阿克苏市境为察合台后王封地,称为阿速。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派军平定准噶尔叛乱,将地名定为“阿克苏”。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此设阿克苏办事大臣,光绪十年(1884)九月在新疆建省后设阿克苏道(驻今温宿县)。
1913年,温宿府本府改制阿克苏县。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克苏县设立阿克苏市(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