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为西域三十六国危须国地。
魏晋、唐朝时期归焉耆管辖。
曾是“丝绸之路”中路的必经之地。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漠西厄鲁特蒙古族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落自伏尔加河流域东归后,清政府将此地划给该部落游牧,设“巴启色特启勒图中路和硕特盟”。
1939年废盟成立和硕设治局,隶焉耆行政区。
1946年升为和硕县,隶属焉耆行政督察公署。
1950年4月,和硕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由乌什塔拉迁驻特吾里克,隶属焉者专区。
1954年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