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泽勒普善的简称,维吾尔语意为“漂着金子的河”,汉语意为“广泽惠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地处北纬37°55'~38°19'、东经76°53'~77°29',海拔高度在1215~1490米之间,位于神奇的北纬38度地区,该纬度是众多奇迹汇聚的地带,以城多、景美、物丰、神秘而著称。全县总面积98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场)、155个行政村(社区)。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6元,同比增长9%。
泽普县辖15个乡镇(场):波斯喀木乡、依玛乡、古勒巴格乡、赛力乡、依克苏乡、图呼其乡、奎依巴格乡、阿克塔木乡、阿依库勒乡、布依鲁克塔吉克族乡、桐安乡、泽普镇、奎依巴格镇、林场、良种场。
地??貌
属典型的沙漠绿洲地貌,有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两条河流流过县境,地处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冲积扇中上游,与喀什地区莎车县和叶城县相毗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干燥,水资源较为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胡杨、梧桐、湿地、草原、河谷等优质生态资源,有“华夏梧桐第一县”和“中国有机红枣种植面积最大县”两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目前全县绿洲面积占86.6%,森林覆盖率43.7%,城市绿化覆盖率48.4%,湿地面积达7万亩。
经济概况
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56.15亿元,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86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同比增长10%。
第一产业
林果业
林果业是泽普县特色优势产业,全县林果面积54万亩,年产各类优质果品24万吨,是泽普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占据了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
红枣、核桃、苹果被称为“泽普三宝”,10万亩红枣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被上海基尼斯总部认证为“中国有机红枣种植面积最大县”。10万亩核桃获得GAP认证,3000亩苹果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双认证,“泽普骏枣”、“泽普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坚持向戈壁要土地、要产业、要就业、要效益,规划建设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10000亩苹果种植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苹果矮化密植无支架栽培模式示范基地,形成了“戈壁阳光苹果”品牌。
泽普红枣、核桃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红枣中铁元素8.15mg/kg、锰元素3.15mg/kg、镁元素386mg/kg,远高于其他地区,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预防贫血。核桃中锌元素33.2mg/kg、硒元素0.09mg/kg、锰元素40mg/kg,有利于促进智力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力。
种植业
以“小麦育种家基地”为载体,打造集科研、良繁、种子加工、示范推广和农民培训等为一体的良种生产全产业链,2023年新疆小麦育种家泽普基地培育的“新冬60号”创造了南疆麦区早熟冬小麦高产纪录。建立新疆大豆育种家泽普基地,是国家大豆科技自强行动示范县。每年冬小麦良繁田2.5万亩以上,生产种子1万吨以上。年种植小麦24万亩左右,总产10万吨以上。年种植玉米24万亩左右,总产12万吨以上
畜牧业
有1溉庋蛄挤敝行暮?6个养殖小区、33个畜牧合作社,业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年牲畜存栏量41万头??(只),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实现2个百万只家禽养殖目标,使家禽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第二产业
泽普工业以能源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硼化工为主导。全县建有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产业园、喀什经济开发区泽普产业园、商贸物流综合园区、核桃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乡级产业园和乡村生产车间等。工业园区规划面积9.89平方公里,划分为农副产品加工片区、化工片区、轻工片区、建材片区和弹性发展片区五个功能片区。
第三产业
泽普县深入实施旅游兴泽战略,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围绕“一核多极”打造了一批战略支点,拥有南疆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叶尔羌河国家湿地公园、三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勒巴格景区、布依鲁克塔吉克风情小镇、梧桐生态公园)。围绕“一核多元”,丰富了以民宿游、自驾游、康养游、婚恋游、生态游、红色游、民族团结游为主的旅游业态。
文化事业
始终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等元素,创作了以全国最美村官刘国忠为原型的音乐剧《我深爱的土地》、歌曲《爱在金湖杨》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宣传宣讲、科技科普、文化体育等活动,有效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乔康麦西热甫2024年6月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乔康”在维吾尔语中,是已婚妇女的意思,“乔康麦西热甫”就是专门为已婚妇女举办的麦西热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麦西热甫参加人员的范围逐步扩大,除了妇女之外,男人和老年人也都参加,成为人们共同娱乐的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集音乐、舞蹈、演唱、文学和生活习俗于一体,以优美的音乐结构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维吾尔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弥郎木雕2024年6月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泽普弥郎木雕是具有泽普县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弥郎手工艺品以其鲜明的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销往国内外。
甜瓜保鲜储藏技术是维吾尔族瓜农根据新疆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悬吊等方式保鲜储藏甜瓜的方法,就地取材,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能将甜瓜保鲜期延长半年之久,实现瓜果四季飘香,随时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甜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学、人文学、园艺学等均有重要的价值。
交??通
泽普居于喀什地区南四县正中心,南通和田、北接喀什、??东连莎车,被称为“最美公路”的315国道和喀和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建有喀和铁路重要站点“泽普站”,距离莎车机场仅17公里,公铁联运物流园已启动规划设计,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与此同时,连接塔县和莎车的塔莎古道途经泽普,将喀什地区境内的3个国家5A级景区以金三角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县内公路四通八达,辖区内各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全县道路里程1857公里,是“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2024年启动S517泽普立交—金湖杨公路项目,泽普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水??利
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流经泽普全境,叶尔羌河流经泽普56公里,已建标准防洪工程50.31公里,提孜那甫河流经泽普县34.06公里,境内有注入式平原水库4座,干、支、斗三级渠道总长1306.41公里,已防渗1027.22公里,防渗率78.6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024年为0.5635;现有农村供水总厂1座,日供水规模3.3万方。
教育事业
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146所,2024年投入2.3亿元,新建第八中学、青少年素质拓展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城乡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泽普县在南疆率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目前,学前教育基本实现普及普惠,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在地区前列,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
医疗卫生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07家,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自治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实验区、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24年投入1.2亿元建成泽普县人民医院分院、新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分院2024年成功挂牌自治区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心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