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六年五月(1687年6月),康熙皇帝以舟山市宁郡藩篱,“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取海波永定之义诏舟山为“定海山”,并题“定海山”匾额。
定海历史悠久。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称甬东,属越国。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始置翁山县,大历六年(771)废县治,宋熙宁六年(1073)建昌国县,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升昌国县为昌国州。
明洪武二十年(1387)朝廷实施海禁,废昌国县,迁昌国46岛居民入内地。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置定海县,隶宁波府,下辖富都、金塘、安期、蓬莱4乡,13图,94岙。
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定海县升定海直隶厅,宣统三年(1911)九月,定海光复,废直隶厅复建定海县。
1949年8月,析定海县为定海、滃(音wěng)州两县。
1950年5月17日,定海解放,废滃州县,并入定海县,隶宁波专区。
1952年7月,定海升特等县。
1953年3月16日,成立舟山专区,析定海县为定海、普陀、岱山三县,定海县设8个区、80乡个(镇)、236个行政村,基本包括清代富都、金塘两乡,基本确立了今天的定海区境域。
1958年10月,撤定海、普陀、岱山三县,同嵊泗县合并为舟山县,隶宁波专区。
1962年4月,撤销舟山县,重建舟山行署,恢复定海县;1978年9月,成立舟山地区行政公署,定海县属之;1987年1月,撤舟山地区设舟山市,是年3月,定海县改为市属定海区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