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历史沿革

湖州在五帝夏禹时为防风氏(都城在今德清县武康境内)之地,夏禹灭防风氏其地归属扬州,直至商文丁时,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奔荆蛮自号“勾吴”,建立吴国时湖州地属勾吴。

即“三吴”(苏州湖州会稽)之一。

周元王三年(473)越灭吴,地属越国。

周显王三十五年(334)楚灭越,地属楚国。

楚考烈王十五年(248),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

秦王政二十五年(222),置乌程县。

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

隋仁寿二年(602年),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为湖州设立之始。

唐代湖州“吴兴郡”为上郡。

武德四年,以乌程县置。

宋代属两浙路十二州之一,“湖州吴兴郡”。

元代,湖州属江浙行省“湖州路”。

元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1366年)为“湖州府”。

十四年十一月(1381年)改隶浙江。

清“湖州府”,隶杭嘉湖道。

民国元年(1912)一月乌程、归安二县合并为“吴兴县”。

二月湖属各县直隶于省。

1949年于吴兴县城区置“吴兴市”,1950年改为“湖州市”。

1962年撤销,1970年复置。

1981年撤销吴兴县并入湖州市。

1983年10月,撤地建市建湖州、嘉兴两个省辖市。

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城区、郊区。

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设立城区、南浔、菱湖三区。

2003年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设立吴兴、南浔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