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 > 宁波市 > 象山县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概况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

象山历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强化工业主体,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双拥模范县、民间艺术之乡、柑桔之乡和省建筑之乡、小康县称号。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6.01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0683元。

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三水一菜”(水产、水果、水禽、蔬菜)主导产业,2001年实现农业产值37.5亿元,列全省前茅。全县现有柑桔、枇杷、杨梅、茶叶、竹笋等经济林30万亩,浙东白鹅饲养量达到148万羽。“种子种苗”工程有效实施,建成优质柑桔、特种野猪、浙东白鹅和大黄鱼等种苗基地15个,水产品总量居全国前茅,海洋捕捞业平稳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增长,海淡水养殖面积23万亩,建有全国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现已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80只。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突破。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的石浦港后方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水产城,年交易量20万吨。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4000余家工业企业中,形成了以华翔、天安、巨鹰、甬南等大企业为龙头,以针纺织、机械电子、水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体系。针纺织业是象山的传统优势行业,有企业近千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械电子是象山工业的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汽车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通信设备、消防器械、医疗器械、食品设备等,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全县工业产值2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3亿元。

建筑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全县有建筑企业54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5家,从业人员7.5万人,2001年完成施工产值80.2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建筑大县行列。宏润、龙元集团是浙江省最早获取外经权和多项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年施工产值均达到20亿元,连续7年包揽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冠亚军。几年来全县建筑企业共创国家“鲁班奖”8项,上海市“白玉兰奖”59余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13项。上海高架桥、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高、大、难、新”项目,由我县建筑企业承建。目前,建筑市场已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并在越南、也门、马来西业等国承建项目。

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3%。距中心城区5公里的国家“AAA”级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六个沙滩蜿蜒相连,岬角礁石峭挺拔,山川洞穴千姿百态,与石浦皇城沙滩、红岩长廊成为宁波市新十大名景。由杭州宋城集团和象山共同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计划于2004年完工。还有“海上仙子国”之称敌“海上仙子国”之称的渔山列岛、“中国檀香山”之美誉的檀头山、钟灵毓秀的灵岩山以及拥有峻峰怪石、摩天石林的花岙岛等都能让你留连忘还。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区由丹东、丹西、爵溪三个街道组成,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民广场、体育馆、广电中心、医疗中心、高教园区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设施相继完成或正在紧张施工中。她正向着“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自然地理】

三面环海一线穿陆

象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宁波市的东南部,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处于象山半岛的东部,由象山半岛东部本土和沿海600多个岛礁组成,具有“二面环海,一线穿陆”的理特征。象山是名副其实的半岛县。

象山县境东西最大距离为7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90千米。陆地总面积1175平方千米,其中半岛部分为995平方千米,岛礁部分为180平方千米。

北甬南温,融入“长三角”

象山县是宁波市所辖的最南的一个县,位于宁波和温州两个开放城市之间,属长三角洲经济经济区外沿。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北与宁波北仑开发区、鄞州区一衣带水,距远东经济中心上海市仅300千米。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和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必将有力地带动北部象山港和南部石浦港两大港口的开发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

宁波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港大桥的战略部署,突显了象山区域的区位优势,将使象山进一步融入宁波,接轨上海,联通台州、温州,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象山港大桥一旦建成,丹城到宁波只有50千米的“半小时旅程”,并且可将同三线等多条高速公路与沿海国道主干线、宁波沿海南线等多条高等级公路连接成网,进一步扩大干线公路的辐射范围,实现宁波市“半小时交通经济圈”的战略目标。加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叠加效应,象山将进入上海“3小时公路交通圈”,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象山是天台山余脉向海洋延伸的一部分,象山全境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