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资料  >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量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正确地解答成正、反比例关系的应用题。
  3、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板书课题:正反比例应用题)出示目标学生齐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意义及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一、复习概念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3、正反比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下面每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3、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4、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5、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2、选择题:
  1、如果a=c÷b,那么当c一定时,a和b两种量()。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
  2、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步数()。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
  3、比的后项一定,比的前项和比值()。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
  4、C=πd中,如果c一定,π和d()。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
  5、化肥厂有一批煤,每天用15吨,可用40天,如果这批煤要用60天,每天只能用几吨?下面等式()对。
  40:15=60:②40=15×60③60=15×40
  三、复习简单应用题
  例1一台抽水机5小时抽水40立方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可抽水多少立方米?
  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
  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C、题中“照这样计算”就是说()一定,那么()和()成()比例关系。学生独立解答。
  2、总结正、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①、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②、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③、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④、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⑤、小敏买3枝铅笔花了1.5元,小聪买同样的铅笔5枝,要付给营业员多少钱?
  ⑥、甲种铅笔每支0.25元,乙种铅笔每支0.20元,买甲种铅笔32支的钱,可以买乙种铅笔多少支?
  四、巩固练习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装订500本,如果每本比原来多10页,可装订多少本?
  解:设可装订本。
  (30+10)=500×30
  40=15000
  =15000
  =375
  答:可装订375本。
  2、比一比,想一想,每一组题中有什么不同,你会列式吗?
  (1)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8天可以修完。实际前25天就修了2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实际需要多少天?
  (2)修路队计划30天修路3750米,实际5天就修了750米,照这样几天就能完成?
  五、拓展延伸
  用正反两种比例解答:
  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4.5小时。实际0.4小时行驶了3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实际需要几小时?
  六、全课总结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条件和问题不管多么复杂,我们要紧扣正反比例的意义,从题中的定量入手,对应用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正确的判断。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除,则成正比例;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则成反比例。
  七、板书设计
  正反比例应用题
  =K(一定)X×Y=K(一定)
  X和Y成正比例关系。X和Y成反比例关系。
  正y、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
  第一、分析:可分四步。
  第一步:确定什么量是一定的。
  第二步:相依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
  第三步:找准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数。
  第四步:解方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二、设未知数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第三、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第三、检验并答题。
  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这个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能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学会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同时学会用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的应用题,作为一节复习课,课前我首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整合,自己设计了课件,一节课下来有很多感触: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了以下几方面:
  1、能强化正、反比例意义概念的复习,因为正反比例的意义所涉及的文字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以简化的概括让学生很容易就把两个意义的核心内容记牢。
  2、重视知识间的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杜绝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混乱的现象。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巩固知识。
  4、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5、课堂教学的连贯性较强,知识之间的衔接严密,教学层次之间过渡自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课后,我反复回忆了本节课,发现也存在不足之处:
  1、教学时没有让学生讨论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成什么比例,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
  2、教学时不注重情感交流,应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进表扬,充分让学生表现自己。
  3、讲课节奏快,对差生辅导不到位。讨论的环节和交流的环节花费的时间少,抽的学生少,导致学生没有更好的掌握怎样从关键字眼上找正反比例的特征,因此有些学生不会判断。不会判断就不会列方程。对于这节课的不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克服缺点,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争取每节课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107页例1,例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正确地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让学生先分别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判断。
  2、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3、引入新课。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根据题意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应用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就学习正、反比例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
  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
  (2)说明: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
  提问:题里再买几个同样的篮球说明什么一定?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题里两次篮球个数与总价对应数值各是多少?这两次对应数值的什么相等?你能根据对应数值的比值相等,列出等式来解答吗?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启发弄清要设未知数x)。学生练习解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追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单一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
  (3)小结:
  提问:谁来说一说,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这道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做?指出:先按题意列关系式判断成正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正比例关系里比值一定,也就是两次篮球个数与总价对应数值比的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
  2、教学改编题。
  出示改变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等式的依据是什么。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
  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样解答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板书:效率时间=总量)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
  (2)谁能仿照例l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知识来解答例2?请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练习后提问是怎样想的。效率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怎样,检查列式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
  (3)提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总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谁来说一说,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成反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关系里积一定,也就是两次修地下管道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等式解答。
  4、小结解题思路。
  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例1、例2的解题过程,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指出: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列出的等式不一样。指出:只有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才能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式。
  2、做练习十三第1题。
  先自己判断,小组交流,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反比例应用题要怎样解答?你还认识了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2~6题的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5页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应用题、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特征,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关系或反比例关系的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正确地解答成正、反比例关系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复习正、反比例关系和正、反比例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更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量,正确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
  二、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提问:如果用x和y表示成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x、y是相关联的量)那么,什么情况下成正比例关系,什么情况下成反比例关系?想一想,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出: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是:都有相关联的两种量(x和y),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点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中相对应数值的比值一定,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中相对应数值的积一定。
  2、判断正、反比例关系。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提问:判断是不是成比例和成什么比例的根据是什么?
  (2)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
  3、判断x和y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1)y=8x(2)y=
  指出:我们根据正、反比例关系的特点,可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如果一道题里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我们就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根据比值相等或者积相等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三、复习正、反比例应用题
  1、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读题,判断每题里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问:这道题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各要根据什么相等来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突出列式的等量关系是比值还是积一定。
  2、启发学生思考:
  你认为正比例应用题实际上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哪一类应用题?反比例应用题是哪一类应用题?怎样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指出: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要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如果成正比例,根据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如果成反比例,根据积相等列等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成正、反比例的量各有什么特点?成正、反比例量的应用题要怎样解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2题。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练习十第4~13题,练习十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正确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并沟通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和正、反比例应用题,根据成正、反比例量的关系,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相应的应用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正、反比例应用题。(板书课题)
  2、基本训练。
  小黑板出示练习十第4题,让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结合第(1)题判断说明:在一个乘法表示的式子里(板书:ab=c),如果积一定,另两个量就成反比例;如果一个因数一定,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另两个量就成正比例。
  二、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十第5题。
  (1)学生读题。
  提问:按过去的算术解法,第(1)题要先求什么数量,第(2)题要先求什么数量?用比例的知识怎样解答呢,请大家自己做一做。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提问:第(1)题是怎样想的?第(2)题是怎样想的,提问:正、反比例应用题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练习小结。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都要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找出两种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再列等式解答。解题时,正比例应用题要根据比值一定列等式解答;反比例应用题要根据乘积一定列等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第11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高的还可以怎样说?(第一个圆柱的高和第二个圆柱高的比是4:5,或者第一个圆柱的高看做4份,第二个圆柱的高就是这样的5份)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当两个圆柱底面积相等时。
  (1)圆柱体积与高成什么比例?
  (2)两个圆柱体积的比与对应高的比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想一想,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出式子、指名学生口答式子,老师板书(包括用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式子,说说各是怎样想的。说明:按照分数与比之间的联系,有些应用题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用分数和比例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2、做练习十第13题。
  (1)提问: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老师板书)这样解答是怎样想的?(把树苗总棵数看做单位1,单位1的94%是470棵,所以列方程解)
  (2)把树苗总数看做单位l,成活棵数是94%,你还能用比例知识解答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列式理由。
  四、讲解思考题
  学生默读题目。提问:增加铅以后,铅与锡的比是5:3,有怎样的关系式?根据这样的关系式可以怎样解答呢?请大家课后想一想、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内容?指出:过去我们学过的先求单一量和先求总数量的应用题,可以用比例知识来解答。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要先判断成什么比例,找出数量之间对应数值,然后根据比值相等或乘积相等的等量关系,列等式解答。解答应用题,还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用不同的方法做。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第8、9、10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第6、7、12题。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由好学资源网文秘资料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