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必读书目  >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编排的都是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单元训练目标是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因此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朗读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并能熟读成诵,背诵积累文章3、4两个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人声鼎沸”、“山崩地裂”、“浩浩荡荡”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加以运用。
  2、了解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知道运用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能把事物表达得等清楚。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4、让学生领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交流布置学生查阅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板书:
  天下奇观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潮》就是作者在观看了钱塘江大潮后写下的文章。那么,在作者眼中,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读课文来感受一下。
  揭题:观潮。
  生读书。
  2、作者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呢?
  交流。
  “观潮”和“天下奇观”,“观”意思一样吗?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观潮”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二、直奔重点,感受奇观
  1、请学生自读3、4小节,用一个词概括潮来时的感受。
  (壮观、雄伟、气势汹涌等。)
  2、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大潮的壮观呢?划下来,再读,把它的壮观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例举:
  ⑴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你看到“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占整个江面,心里怎样(激动),来,把这份感觉读出来!
  ⑵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师:一丈是3.3米,两丈多高,相当于我们三、四层楼那么高,三四层楼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直扑过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来,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⑶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后的资料袋。
  (如开课时,已有学生说过的话,则联系起来说说,教师可借助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再说:这句子写得太妙了,可要把它读好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大家都一起来练练,比赛谁读得更棒?
  ⑷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这响声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轰隆窿),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写得多好啊,我们再来读读。
  ⑸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大家会说些啥,叫些啥?
  (“潮来了!潮来了!”“大家快看哪!快看哪!”……)
  对,这就叫人声──鼎沸!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3、刚才通过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到了潮来时的雄伟壮观,可是却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请你听老师读一段话,看看谁有本事能听出文中是用哪几个词把潮来时的顺序写清楚的?
  ⑴师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括号中的词语教师在读时,故意有意识地加以强调。)
  请学生动笔做: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向我们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交流: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
  (由远到近。)
  一起再读这段文字。
  ⑵师:潮来时,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观看录像。
  (录像播放潮来时的壮观画面。)
  ⑶录像是老师的一个朋友拍的,他普通话不好,想请同学们帮忙配一下音,行吗?配音的时候最好能朗诵出来,行吗?
  学生再次练读、试背。同桌练说。指名配乐给录象配音。集体配乐配音。
  (有难度的学生允许看着前面括号中的连接词。)
  三、巩固基础,抄写片段
  请学生抄写文章3、4两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背3、4两节。
  2、老师说词语的意思,请学生猜词语。
  声音很响,好象雷在滚动一样。(闷雷滚动)
  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
  风和浪都很平静。(风平浪静)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齐头并进)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山崩地裂)
  形容气势很大。(浩浩荡荡)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做填空题,可选择第二题中的词语来填:
  我去海宁观潮,刚开始,看到()。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顿时,()。后来,随着响声(),白浪翻滚,一浪浪(),一浪浪(),那声音如同()。
  二、教学2、5两节
  师:潮来时,场面非常得壮观,那潮来的前后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文章2、5自然段,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自读2、5小节,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潮来时,还是潮来的前后,钱塘江总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交流第5小节时,理解“霎时”“风号浪吼”的意思,能给“霎时”换词。
  三、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师:苏轼称赞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钱塘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它总是那么叫人神往,再请同学们读全文,感受一下。
  四、推荐阅读,课外拓宽
  拓宽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相关文章,然后交流学习。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2

  一、指导思想:
  《观潮》(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三课)是一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本课的设计旨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四)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
  (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
  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
  (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
  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
  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
  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a、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
  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越变越大,越涨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
  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课件出示: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
  b、就这种声音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的?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速向我们奔涌而来,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
  b、指读。
  c、男女同学比赛读。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
  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
  c、指读、师读、齐读
  4、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
  5、学生将3、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得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潮来时的雄伟气势。
  6、学生通过访问教师计算机,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在网上查看学生练习情况)
  7、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体订正。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
  (板书:远近)
  (2)师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3)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
  (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8、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学生质疑。
  (六)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自己解疑。
  (七)学生通过网上访问教师计算机。调作鹏博士软件中《观潮》一课的练习,
  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自我检测(教师网上查看,个别辅导)。
  (八)课堂总结。
  (九)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十)布置作业。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在文中学会生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能积累和运用。
  3、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课文3、4自然段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观潮》。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钱塘江在我国的浙江省,那里的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板书:
  天下奇观
  区别:
  “观潮”与“天下奇观”的“观”的意思,理解“天下奇观”的含义。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检查生字情况。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观看录象。
  四、突破重点,朗读感悟
  (随机板书)
  1、钱塘江大潮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找出课文中描写潮水景象的段落。
  3、自由读3、4自然段:
  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仔细体会,读出你的感受。
  (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读中理解词句,读中感悟,读后质疑,合作学习、交流,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读出真情实感。)
  ⑴“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你读懂了什么?理解“人声鼎沸”的含义,学学“闷雷滚动”的声音。
  ⑵“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表演“人群沸腾”的情景,刚才这情景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人声鼎沸)
  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
  ⑶“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读出壮观的感受,分组比赛读。)
  ⑷“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学生个别读──理解感悟──教师参与读──齐读。)
  五、合作讨论,发现问题
  1、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潮水的特点的?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的?
  六、创设情境,积累、运用
  1、看录象背诵3、4自然段
  2、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第二课时
  一、默读第2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读出个人的感受。
  (同座交流讨论、汇报。)
  2、你还知道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3、质疑问难。
  二、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
  2、朗读指导。
  3、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正面对如此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文小结,学法指导
  四、延伸迁移,巩固创新
  在课外观察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合作练习、集体评议,学校周围“熟悉的一处景”。

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由好学资源网必读书目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四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