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淝南社区 | 隶属:常青街道 |
行政代码:340111002007 | 代码前6位:34011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1 | 邮政编码:230041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皖A | 行政级别:社区 |
位于淝南组附近,故得名。
包河区常青街道淝南社居委位于合肥市南边,辖区范围:东至机场路,西邻桐城南路,南起繁华大道,北倚东流路,徽州大道纵贯南北,“312国道”横穿东西,交通便捷。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3800人,辖区驻地单位4家,住宅小区2个,小学1所。
几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我社区以创造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社区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片区建设,使基础设施迈向新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我社区设立了多种便民利民的措施,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认可。多年来,我社区先后荣获“五个好”社区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充分就业社区”、“抗雪防冻救灾先
2024年2月,淝南社区被命名为第七批合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1949年解放初隶属肥西县城西区竹西乡,1954年隶属肥西烟墩区竹西乡彭店初级社包括肥南、竹西、凌大塘、油坊岗,1955年8月8日隶属肥西烟墩区竹西乡肥南高级社。
1958年隶属二十埠乡肥南高级社包括肥南、竹西、凌大塘、油坊岗。
1958年成立江淮人民公社肥南大队包括肥南、竹西、凌大塘、油坊岗,1961年区划为卫岗分社肥南大队包括肥南、竹西、凌大塘、油坊岗、王卫、朱岗、卫岗及周边工厂区,学校等1962
淝南社区附近有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包公园、安徽名人馆、徽园、合肥融创乐园、合柴1972文创园等旅游景点,有大圩葡萄、白切、寸金、包公鱼、李鸿章大杂烩、大圩蓝莓等特产,有民间扎彩(合肥市包河区)、包公故事、庐州木雕(合肥市包河区)、马派皮影戏、张氏大洪拳、韩氏阴阳双合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