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沈福村 | 隶属:大圩镇 |
行政代码:340111102203 | 代码前6位:34011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1 | 邮政编码:230041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皖A | 行政级别:村 |
因其为村委会驻地,又因境内有村庄沈福集,沈姓聚集聚集于此,且此处过去是个集镇,故得名。
沈福村位于大圩镇的正南端,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村土地面积5110亩,460户,1988人口,人均2.55亩,全村森林面积2200亩,绿化覆盖率43﹪。圩区农田格田成方,路林交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90﹪,房屋按徽派建设标准已改造70﹪,已形成碧水小河,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面貌。
在“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和环境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按照“整治八乱”“六项治理”“四项改造”三项绿化“的要求,新建水泥路9800米,新建仿古桥梁一座,改造老桥五座,对百年圩西河进行清淤护砌,新建家庭三格卫生厕所和三格式污水池处理326个,建雨污分流管网1536米,50立方米沼气池3座。
2024年9月,沈福村被授予第六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4月,沈福村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24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沈福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4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授予沈福村第三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09年4月,沈福村被确定为合肥市首批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主打产品:龙虾。
解放前属合肥南乡。
1955年属肥西县烟墩区圩西乡。
1958年为晓星管辖区圩西作业区,1961年晓星管辖区分为大圩、晓星两个公社,从圩西作业区划出成立沈福大队。
1968年大圩、晓星两公社合并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沈福大队属之。
1972年大圩、晓星两公社再次分开,沈福大队属大圩公社。
1978年划归合肥市郊区。
1983年沈福大队改为沈福村,属大圩乡。
1992年大圩、晓星两乡又合并成立大圩乡。
2007年属大
沈福村附近有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包公园、安徽名人馆、徽园、合肥融创乐园、合柴1972文创园等旅游景点,有大圩葡萄、白切、寸金、包公鱼、李鸿章大杂烩、大圩蓝莓等特产,有民间扎彩(合肥市包河区)、包公故事、庐州木雕(合肥市包河区)、马派皮影戏、张氏大洪拳、韩氏阴阳双合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