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庄墓镇 | 隶属:长丰县 |
行政代码:340121101 | 代码前6位:34012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1 | 邮政编码:231100 |
车牌代码:皖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1.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因清光绪《寿州志》谓:桥侧有“大冢岿然”,并出土楚砖,断为楚庄王墓,称庄墓桥,以此名称命名,故得名庄墓镇。
楚庄王春秋楚国国君(前613——前591)。名旅(或作吕、侣)。在位时整顿内政,兴修水利,使“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国势大振。庄王三年(前611年),灭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继攻陆浑之戎,向周室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之轻重。后大败晋军于邲(今…… 熊侣详细信息++
庄墓镇历史悠久,古称庄墓桥镇,史属寿州(寿县)。据《寿州志》记云:“楚庄王墓在州东南九十里,大冢岿然,庄墓桥镇因此得名”。楚庄墓位于庄墓桥西北一里许在古阎涧水北岸高坡上。三国时魏吴交兵,庄墓为曹魏屯兵屯粮要地。清末,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部赴寿州,路过庄墓桥,在桥北孙岗一带安营扎寨。古庄墓河每日过往的船只达百艘以上,阎涧河白帆点点,庄墓桥码头船楫如林,由于水陆两便,庄墓桥镇在元、明时期兴起,清代发展,是江淮大地上一座名镇。
如今的庄墓镇位于长丰县中部,206国道穿境而过,南去合肥,北到淮南。总面积41.3平方公里,辖十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耕地面积3万亩,2003年财政收入222万元。有一
2024年9月,庄墓镇被授予第六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12月,庄墓镇入选2024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镇。
2024年10月,合肥市文明委授予庄墓镇第四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8月,第十一批安徽省生态乡镇名单公布,庄墓镇榜上有名。
2024年8月,庄墓镇入选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古镇“庄墓”开埠始于春秋;得名于宋。
“庄墓”一名源于宋元丰三年(1080),宋时称为“庄步”。
宋中叶《元丰九域志》记载为谢步镇、庄步镇(“步”古同“埠”)。
元、明时期兴起,明嘉靖《寿州志》名“庄家桥集”。
清乾隆《寿州志》称“庄木桥集”。
清光绪《寿州志》称“庄墓桥”。
1949年设庄墓乡。
1958年8月,成立寿县庄墓公社。
1983年9月体制改革,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庄墓公社改为庄墓乡。
1992年3月撤
庄王社区位于庄墓镇以南,合淮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总面积5188.82平方米,耕地面积1800亩,辖19个村民组,现有住户575户,…[详细]
刘浅社区位于庄墓镇206国道东侧,东临义井乡杨店村,南与庄墓镇庄王居委会、义井乡杨店村相连,西与庄墓王居委会相接,北接庄墓河。总面积5万平方公里,其中…[详细]
庄墓镇侯集社区位于庄墓镇南部3公里处,合淮路穿越而过。东临庄墓镇庄墓村、义井乡杨店村,南于义井乡相连,西于庄墓镇金桥村相接,北接庄墓镇庄墓村。总面积2…[详细]
庄墓社区由合淮路穿越而过,东临庄墓镇刘浅村,南于庄墓镇庄墓村相连,西于庄墓镇薛桥村相接,北接庄墓河。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9.5亩, …[详细]
枣林村位于庄墓镇的中西部,省际公路水大路横贯其中,辖16个村民组,2200人,502户,耕地面积2997亩,是省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详细]
一、地理位置:金桥社区地处安徽省长丰县庄墓镇西南,东与候集村相连,北靠枣林村,南与本县义井乡接壤,西邻本镇张圩村,是典型的黄淮平原地区,金桥村地理位置…[详细]
张圩村 位于庄王故里长丰县庄墓镇中南部,东与金桥村为邻,北靠李庄村,西连徐岗村,南接本县义井乡红桥村,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庄,14个村民组,1561人,…[详细]
徐岗村隶属于长丰县庄墓镇,属于平原地貌, 位于庄墓镇西南边,往东距离206国道合淮段7公里,往北距庄顺路2公里,东连张圩村,北靠本镇杨湾村,南与本县义…[详细]
杨湾村位于庄墓镇西约10公里处,西与寿县大顺镇接壤,南与徐岗村相接,东与李庄村李集组相连,北边是瓦埠湖支流,属于瓦埠湖沿湖湾区。 全村有17个村…[详细]
李庄村位于庄墓镇西部,庄顺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辖30个村民组,2820人,耕地面积4239亩,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李庄村过去农业生…[详细]
薛桥村位于庄墓镇西1公里左右,东与街道交界,南临庄顺路,西与枣林村交界,北依瓦埠湖河,地理环境优越。全村辖1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200亩,现有住户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