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土楼村 | 隶属:新乌江镇 |
行政代码:341203107205 | 代码前6位:341203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8 | 邮政编码:23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K | 行政级别:村 |
明末清初李氏家族在此占产立村,又因村中有一土楼,故而得名李土楼村。
李土楼村是新乌江镇的农业大村,是阜阳市表彰的生态建设示范村,也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高效农业示范村。该村有4000多口人,近6500亩土地,“三粉”加工是该村的龙头企业。该村农民有种红芋加工粉丝的历史传统习惯,并已形成规模,是远近闻名的“三粉”加工基地,年产优质粉丝400吨。
该粉丝是绿色天然食品,色泽鲜美,食用广泛,可凉调、热炒、宜荤宜素、易煮熟、不断条、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易保管、耐贮存、不变质、方便运输、价廉物美、供不应求,是群众非常喜爱的日常食品,有健体防癌功效,被誉称为“长寿丝”。 目前,加工粉丝的方式仍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生产水平较低,如采取深加工、精包装,其经济效益
2024年8月,李土楼村被认定为第十五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红薯种植)。
1951年划属口孜区东楼乡;1962年人民公社划时,属王古同公社;1969年建石湖大队,1970年并入杨楼人民公社;1984年2月成立石湖村;1992年撤区划乡,属王古同乡;1994年10月属乌江乡;2001年8月属新乌江镇;2006年石湖村与李土楼合并为李土楼村,并设置村民委员会。
李土楼村附近有岳家湖公园、杜康烧酒遗址、阜阳火车站、程文炳宅院、北照寺、淮海战役魏沟口狙击战遗址等旅游景点,有口孜大蒜、格拉条、八宝布袋鸡、苁蓉御酒、口孜熟羊肉、木瓜乌蛇酒等特产,有杜氏刻铜艺术、颍上花鼓灯、肘阁抬阁(淮南市寿县)、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嗨子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