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陈桥洲村 | 隶属:白桥镇 |
行政代码:340523102208 | 代码前6位:340523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5 | 邮政编码:238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E | 行政级别:村 |
因三国时期曹操的马夫,为居住在州上的陈姓居民,在西梁之间的小溪上建了一木桥,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
陈桥洲民族村地处白桥镇南部,天门山脚下,风景秀丽,与芜湖市相毗邻,距离镇区约3公里,由原陈桥洲、赵三岗二个村合并而成。是个少数民族大村,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979亩,水面面积约1500亩,全村总人口约5930人,1507户,32个自然村。全村集体年收入达100多万元,2010年村人均纯收人7180元。
民族村内交通便捷,村民和谐、稳定,通过“村村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兴建水泥路,新建渡船,扩建码头,堤埂加固。移民新区是千村百镇示范点,在水利上,村内设有抗旱排灌站7座。经过全村上下多年的努力,村内水利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防汛抗旱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2024年12月,陈桥洲村入选2024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
解放前陈桥分为前军圩、中军圩和后军圩;当时洲上一四大主姓“石、马、林、鲍”人口居多;1951年陈桥分为两个地堡“东圩堡、西圩堡”,分别由“朱成福、马仁义”担任;1953年,废除堡制,成立陈桥乡,由汪忠志为第一任乡长;1956年更名为渡江社;1958年公社化,为西梁山公社陈桥大队;1961年归白桥公社管辖,陈桥自此更名为陈桥大队;1966年陈桥大队更名为陈桥村村民委员会。
1982年改名为陈桥行政村属
陈桥洲村附近有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和县香泉旅游区、鸡笼山半月湖风景区、褒禅山等旅游景点,有和县辣椒、石臼湖螃蟹、含山绿茶、含山大米、运漕酒等特产,有当涂布贴画、当涂民歌、丝画、布贴画、手指玻璃反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