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八里槐村 | 隶属:鲖城镇 |
行政代码:341221102200 | 代码前6位:34122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8 | 邮政编码:23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K | 行政级别:村 |
八里槐村位于鲖城镇正东方向4公里,2006年由八里槐和冷庄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8个自然村(高庄、冷庄、小马庄、王庄、刘庄、杜庄、马火庙、八里槐),耕地面积4770亩,全村现共有1410户,总人口5606人、党员89人,村两委班子7人。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他特色农业较少不上规模,村集体收入基本空白。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3000余元,村民收入主要靠种田、打工,我村主要劳动力与有技术的人员约有半数分布在广东和上海及江浙等地务工。全村共有党员89人,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计生专干2人,属于纯农业村。村内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里各项事业发展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制约。我村09年被确定为后进
2024年12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八里槐村上榜。
解放前,八里槐属大寨,安徽省临泉县、河南省项城县两省监管;解放后属安徽省。
1958年组建八里槐大队,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属鲖城区八里槐乡;后改为八里槐村委会,1992年3月撤区并乡属鲖城镇;2006年与冷庄行政村合并村后命名八里槐村委会至今。
八里槐村附近有临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区、木一博览园、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岗上遗址、张老家祠堂、魏野畴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老集生姜、迎仙板鸡、鸡丝烩面、临泉毛笔、临潭毛笔、谭棚毛笔等特产,有民间杂技马戏(阜阳市临泉县)、文王贡酒酿造技艺、临泉杂技、葫芦烙画(临泉葫芦烙画)、肘阁抬阁(阜阳市临泉县)、临泉毛笔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