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矾山镇 | 隶属:庐江县 |
行政代码:340124112 | 代码前6位:340124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1 | 邮政编码:231500 |
车牌代码:皖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8.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9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钟山社区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因其境内有大、小矾山,且地处群山盛产明矾,故得名矾山镇。
矾山镇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全镇面积125平方公里,总人口6.96万。同无为、枞阳县相邻。矾山自唐代得名,历史悠久,以盛产明矾著称于世,明矾储量位居中国之冠。矾山地处丘陵山区,这里环山翠黛,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景色宜人,雾顶山海拔485米,为全镇最高峰。境内庐江矾矿与钟山铁矿扶摇相望,夜间灯火谰珊,一派山镇景象。
矾山镇交通便利,合铜路、裴店路穿境而过,缺口水运码头距镇仅5公里,公路四通八达,水路连江达海,规划中的裴桂路即将动工,公路运输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
矾山现有自来水厂两座,日供水量6000吨,拥有110KV变电所一座,已建成6000门程控电话控制系
2024年9月,矾山镇被授予第六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8月,矾山镇入选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2024年5月,矾山镇被命名为第九批安徽省生态乡镇。
2024年4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授予矾山镇第三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文化旅游:
刘秉璋故居位于矾山镇刘墩街道中部,原为“刘氏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1861年遭太平军烧毁,1870年由刘秉璋捐款重建,1974年因建校拆除后于2024年完成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
矾矿遗址位于庐江县矾山镇。为庐江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矾矿自唐中宗年间开始采石炼矾,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矾工业基地,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矾文化的发源地,号称“中华矾业砥
姚氏围楼位于矾山镇新中村姚院村民组,俗称升子楼,因建筑外形似升子形而得名。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被列为庐江县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原为五进,现仅存三进,每进五间房屋,中进有楼,上
矾山老街位于庐江县矾山镇钟山社区大山街道。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氏宗祠位于庐江县矾山镇砖桥村。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0年,置矾山乡,隶泥河区。
1949年,置矾山区。
1955年撤销矾山区,次年则置矾山为县直属镇。
1960年5月,将镇改为公社。
1985年4月,复为县直属镇。
至此名称无变化。
境域有千年矾矿,亦为社区驻地。故得名矾矿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钟山社区坐落于钟山铁矿、庐江矾矿之间,地形成东高西低之势,东部为钟子山脉,山岚叠嶂,沟壑相间,西部为低坦丘陵地带。钟山社区为矾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裴桂…[详细]
矾山镇刘墩村位于庐江东南偏远之隅,距庐城41公里,与枞阳县、无为县接壤,属丘陵山区。该村是2006年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来的刘墩、卜岭、乔冲、枫岭4个村…[详细]
杨山村位于矾山镇西北部,总人口2868人,辖14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小组,共有党员61人,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办公室5间125㎡,电教室100㎡,党员…[详细]
古塘村坐落矾山镇东南部,2005年4月由古塘、花园两村合并为古塘村。邻村有刘墩村,砖桥村,该村人杰地灵,原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就出生于该村胜马组,空气好…[详细]
新中村地处矾山镇中部偏北,裴(裴岗)桂(桂家坝)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距缺口水运码头仅十公里。新中村区域面积14.7平方公里,总人口5254人,…[详细]
乐华村位于庐江县矾山镇南部,与田桥村,刘墩村同乡,由原余铺、梅榜合并而成,乐华村总人口3842,面积855.59公顷,天蓝水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村内…[详细]
矾山镇石峡村位于庐江县矾山镇东南边陲,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山区面积近两万亩,毗邻无为县,接壤枞阳县,总人口4398,面积1340.93公顷,这里矿产资…[详细]
东明村位于庐江县矾山镇东部,面积1811.1公顷,总人口7107,由原巴滩、糍店、笋山等村合并而成;边上有双庙村,石峡村,风景秀丽,人好,山清水秀;村…[详细]
双庙村位于矾山镇南部,庐江二环公路横穿境内,现有人口8143人,78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总面积3543亩,山林5052亩。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20个…[详细]
矾山镇田桥村位于矾山镇西南,是由原探山、田桥、李仓三个小村合并而成。东与徐榜村相邻,西与罗河镇相邻,南与枞阳县接壤,总面积9平方公里,2009年末总人…[详细]
徐榜村地处庐江县最南端,南与枞阳县交界,东与无为县毗邻,属丘陵地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民风淳朴。人口3720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4—5人,80—7…[详细]
砖桥村位于矾山镇东南端,距镇政府10公里,辖18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989,总人口354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其中劳动力2685人,共有党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