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芦塘村 | 隶属:籍山镇 |
行政代码:340223100218 | 代码前6位:340223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3 | 邮政编码:241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B | 行政级别:村 |
该地名来源于境内有一池塘,名为芦塘,以塘为名,故而得名芦塘村。
芦塘村位于南陵县城东南部,205国道与318国道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积为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500多亩,人口2580多人,740余户,35个村民组。区域内有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分部、桃园初级中学、南陵县水电站。芦千路贯穿全村南北,柏山渠水源灌溉全村农田,农田基本治理,农民种田旱涝保收,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日势完善。
村支两委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村共引进企业8个,村民兴办企业5个,还有3家企业将落户本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达670多人,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建立了2个家禽养殖场,5个养殖黄鳝专业户,人均纯收入达4500多元,比1979年增长了
1949年10月建芦塘行政村;1952年与葛林合并为千峰乡;1958年并入麒麟大队;1961年属桃源大队,因与戴镇乡桃园大队同名;1984年改名芦塘,中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后撤乡建镇,属籍山镇管辖,沿用至今。
芦塘村附近有大浦乡村世界、丫山花海石林、小格里森林公园、乌霞洞、牯牛山城址、奎湖等旅游景点,有南陵圩猪、南陵大米、丫山丹皮、奎湖鳙鱼、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奎湖漂鱼等特产,有南陵目连戏、大王冲佛香制作技艺、十兽灯、送春、丫山藕糖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