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郝圩村 | 隶属:八公山乡 |
行政代码:340422200203 | 代码前6位:340422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4 | 邮政编码:237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D | 行政级别:村 |
因其郝姓村民居多,且村庄四周有圩沟,得名郝圩,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
郝圩村位于八公山乡西北部,东南与张管村相临,西北部与凤台县、毛集实验区相接,滨临淮河,地势东北高,西北低,依山而成,傍水而居,有19个村民组,1323户,总人口4897人,耕地308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865人元,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1人,村“两委”成员7人,分别为书记1人,村委会主任1人,计生专干2人,妇女主任1人,文书、民兵营长各1人。全村全部位于寿西湖蓄洪区和湖洼地,常年易旱易涝。该村交通便利,合阜公路由东而北穿越而过,何台渡口位于南端,跨越淮河并非难事,依靠淮河航运业十分发达,煤、黄砂等运输成本比较低廉。该村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盛产八公山酥梨的“万亩果园
2024年11月,郝圩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单。
2024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郝圩村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郝圩村被认定为2024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1950年置八公乡,属之;1958年成立八公公社,郝圩大队属之;1960年八公公社划归城关人民公社,属之;1961年恢复八公公社,属之;1983年为郝圩村,属八公乡;同年纪郢村并入郝圩村,属八公乡;1992年撤区并乡,从城关镇分离,成立八公山乡,郝圩村属之至今。
郝圩村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寿县清真寺、寿县孔庙、寿县报恩寺、孙叔敖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八公山豆腐、寿县“大救驾”、廷龙瓜子、安农水蜜桃、寿州香草、寿县草莓等特产,有肘阁抬阁(淮南市寿县)、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六安市寿县)、肘歌抬歌(淮南市寿县)、寿州锣鼓、大救驾制作工艺、寿州大鼓等民俗文化。
郝圩酥梨,又称八公山酥梨。原系砀山品种,产于寿县北山八公乡郝圩村,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八公山区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土壤条件,形成皮薄肉嫩、色正形俏、酥脆爽口、味甜汁多的特点,食之口感极好。郝圩村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