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墩村 | 隶属:千岭乡 |
行政代码:340826203200 | 代码前6位:340826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6 | 邮政编码:24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H | 行政级别:村 |
其境内有竹墩自然村,“筑”后简化成“竹”,且村委会驻地于此。
竹墩村地处千岭乡的南端,东连二姑畈、大赛湖,南望洲头乡乌池村,西邻汪岭村,北与中心村接壤。宿复公路贯穿全村,竹墩公路大桥座落此地,大桥旁是各种水产品的交易场所。村南面的长河将龙湖和大官湖连接在一起,是宿松水上的重要交通要道。
古渡竹墩是黄湖、龙湖的交汇处,又是鲜鱼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约25吨。
2003年末,全村面积3.96平方公里,18个村民组小组,516户,2160人,总耕地面积2032亩,其中水田377.8亩,旱地1654.2亩。
竹墩村是一个农业村,少数户利用农闲季节兼营渔业。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小麦等,棉花历年来种植面积均有1
2024年1月,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授予竹墩村第九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水产养殖)。
曾名夏湾村,后更名为竹墩村;解放初属木梓乡;1958年成立竹墩大队、中心大队,属木梓公社;1969年属千岭公社竹墩大队、中心大队;1973年属木梓公社竹墩大队、中心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改置竹墩村、中心村,属木梓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竹墩村、中心村随木梓乡并入千岭乡;2004年中心村并入竹墩村,属千岭乡,地名沿用至今。
竹墩村附近有石莲洞、白崖寨、小孤山、九井沟旅游景区、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廖河戏台等旅游景点,有黄湖大闸蟹、宿松香芽、皖蜀春酒、柳溪玉叶、宿松蕨菜、马陵瓜子等特产,有文南词、小孤山传说、许岭灯会、宿松民歌、九井沟传说、程岭大鼓书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