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汊河村 | 隶属:万寿镇 |
行政代码:341181113200 | 代码前6位:34118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0 | 邮政编码:239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M | 行政级别:村 |
因境内有马汊河自然村,相传有一位战败将军在此纵马过河,故得名汊河村村民委员会。
汊河村位于白塔河之南,洋湖之北,东临高邮湖,是个三面环水中间高的圩区。全村有17个村民组,人口2488人,耕地5000余亩,是个人多地少的小村。在5000余亩耕地中有易淹易涝面积约3000亩,主要集中在沿洋湖片和沿高邮湖、白塔河片的“三圩四洼”(即汊河圩、杨洼圩、金庄圩和邵家涧、张家洼、钱家涧、老洼套)。全村有两座国营排灌站,16座村民组自提,高邮湖、白塔河大堤有7座涵闸。
汊河村虽处于淮河流域,国家每年投资兴修水利资金不少,但相对汊河村的水利建设的需要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基础设施相当薄弱,从而导致每当汛期来临防汛排涝任务相当艰巨,每逢大水年景,村民的防汛排涝的负担相当繁重,农田受淹受涝相当
2024年4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认定汊河村为2025年度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
2024年12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汊河村上榜。
2024年1月,汊河村被认定为2024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建国初属万寿乡;1959年5月属界牌公社;1961年6月划建万寿公社,设汊河大队;1969年4月万寿公社并入跃进公社;1973年跃进公社改为万寿公社,汊河大队皆随属之;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改为汊河村,属万寿乡;1992年2月万寿乡并入界牌镇;1993年恢复万寿乡,汊河村属之;2007年8月万寿乡改镇,汊河村属万寿镇至今。
汊河村附近有天长市护国寺、天长博物馆、杨捷墓石刻、天长森林公园、石梁土城遗址、杨捷将军墓等旅游景点,有天长芡实、龙岗芡实、丰优香占优质稻、天长甘露饼、京彩松花皮蛋、鸡头米等特产,有天长孝文化、天官画、甘露饼制作技艺、凤阳花鼓、凤阳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