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团结村 | 隶属:沫河口镇 |
行政代码:340322102206 | 代码前6位:340322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2 | 邮政编码:233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皖C | 行政级别:村 |
由原张巷村与仇坝村于2000年合并而来,由七个小自然村组成,原仇坝村也叫团结大队,并村取名时,为了让各村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发展,故取名团结村。原隶属五河县,2024年划到淮上区。
团结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党小组3个,党员40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流动党员1人,女党员1人。
全村共5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居民点较为分散,不便管理。我村位于镇区北部,S306、韩沫公路、宁洛高速穿境而过,全县目前唯一高速公路出入口便设在我村,交通十分便捷。蚌埠精细化工业园区以我村为依托向东拓展。
现有人口2483人,总户数590户,劳动人口1147人,流动人口48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近300人,总面积8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5928亩,人均耕地2.4亩,弄农业主要以小麦、水稻、大豆生产为主。农业总产值816万元,人均纯收入4220元。
原张巷村庄名一直没有改变,原仇坝由小朱、牛洼两个自然庄组成,1971年与小王、石家、李洼、堌堆合并取名仇坝村(团结大队),2000年由原张巷村与仇坝村(团结大队)合并为团结村,设立团结村民委员会,原隶属五河县,2024年划到淮上区,沿用至今。
团结村附近有花鼓灯嘉年华、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淮上军纪念碑及张汇滔塑像、淮上军纪念碑廊、沫河口关卡、双墩遗址、珠园等旅游景点,有苗台大青豆、蚌埠玉雕、蚌埠盘丝饼、蚌埠草莓、蚌埠珍珠、蚂虾等特产,有蚌埠花鼓灯、泗州戏(蚌埠市)、杨氏微雕、五河民歌、蚌埠花鼓灯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