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集镇 | 隶属:五河县 |
行政代码:340322101 | 代码前6位:340322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2 | 邮政编码:233000 |
车牌代码:皖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新集镇是清末武秀才王新承领头兴建,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新集处在临淮关下游,苏皖官员常有路过,各业商人云集,市场繁荣,因街道顺河面建,曾名顺河镇。1954年顺河镇被洪水冲毁,1956年改迁淮河堤北,恢复旧名——新集。
五河县新集镇位于淮河北岸,五河县城南22公里,距蚌埠市52公里,内有306省道贯穿,南临淮河与凤阳相望,北接小圩,东连头铺,西与大新、皇庙接壤,全境东西宽13.5公里,南北长13.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1万亩,辖14个行政村(居),现有总有口5.2万人,驻地中心镇区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居民1.8万人,4500余户,城镇化水平为34.6%。
新集镇是清末武秀才王新承领头兴建,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新集处在临淮关下游,苏皖-常有路过,各业商人云集,市场繁荣,因街道顺河面建,曾名顺河镇。1954年顺河镇被洪水冲毁,1956年改迁淮河堤
2024年8月,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新集镇为2025年度安徽省卫生城镇。
2024年4月,新集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24年10月,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新集镇位列第988名。
2024年7月,新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1942年由地方人民武装-淮浍大队(后改编为县独立团三营)在淮北一带拉游击时所开辟的浍南区,隶属泗五灵凤县;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建政时沿袭原地名。
1955年区划调整,更名为新集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组建新集公社。
1965年设区划社时,又恢复了新集区。
1969年撤区并社,在区划内分设新集、安淮、三冲、临北四个公社,至1980年恢复区制时,再置新集区。
1992年3月,撤区并乡镇,安淮乡、郭府
许场居委会位于新集镇东,南至淮河大堤,东至郜大家湖下亩大田,北至五蚌公路。许场居委会总人口4884人,农种耕地6300亩。许场居共1040户,73个党…[详细]
新集居委会,位于新集镇南面,五蚌路贯穿而过,东临李八村,西与新台、三岔毗邻,紧靠小周,南与王场、吴场、凤阳接壤,全局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4年由王场大队更名为王场村村民委员会,相传明朝时期,本村有几户王姓村民在此打场,后定居于此,故而得名。…[详细]
李八村位于新集镇区东部,沿306省道,东临头铺,南有王场,共有耕地8360亩,总人口5100人,共有1160户。有十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66名。 …[详细]
许林村位于新集镇北部,与双河村、马桥村相邻,东边为双河,西为马桥,北面为洼李。全村耕地面积4300亩,水田面积2400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450户,…[详细]
三岔村位于新集镇西南部,南面紧靠淮河,西与本县大新镇毛滩村接壤,东面与张沟村北面与沈塘村相依,五蚌公路贯穿全境,全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3…[详细]
赤龙村位于新集镇北侧,东、南、西由小周村相绕,北与许林村相邻。全村耕地面积2300亩,其中水田面积850亩,林地面积300亩。有十个村民小组,总户数…[详细]
小周村位于新集镇西部2公里处,东与头铺镇刘马村相邻,南与新台居三岔村接壤,西与沈塘村相连,北与胡拐、许林、民族村赤龙唇齿相依。新信路、新浍路穿村2公里…[详细]
姚管村位于新集镇西部,西南部与大新镇接壤,北部与皇庙镇相邻,东部与沈塘村相连,新信路穿村而过,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1025户,3832人,全村幅员面…[详细]
沈塘村位于新集镇西部三公里处,东与小周村相接,南与三岔村相连,西与姚管村接壤,北与马桥村相邻,新浍路、淮浍路穿村近2公里,时庄水泥路2.5公里穿村而过…[详细]
马桥村位于新集镇西北角,东与许林村相邻,南与沈塘村相连,西与浍南镇盛桥村接壤,北与潘圩村唇齿相依。淮浍路穿村而过,全村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详细]
双河村位于新集镇北7公里处,南与赤龙相邻,西与潘圩村大杨接壤,北与小圩镇四陈村浍南片相连,东隔张家沟与头铺镇薛咀相望。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详细]
潘圩村东临双河村,南临马桥村,西临浍南镇的桑庙村,北面是淮洪新河,三王路纵贯全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274亩,全部是水田。全村共有14个村民组,总户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