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皇村 | 隶属:临涣镇 |
行政代码:340621104208 | 代码前6位:34062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61 | 邮政编码:235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皖F | 行政级别:村 |
南朝顺帝刘淮元年建庙,由刘氏家族人刘志忠、刘永年(庙碑纪实)引领刘氏族群筹资银两,历时二年三个月落成,刘邦、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塑像也陆续完工,且定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十逢会三天,各路商贾和百姓前来经商、贸易、烧香祭拜。值“文革”破四旧时,把庙宇及人物塑像毁坏。至此,庙宇变成废墟,但地名“高皇庙”延续至今。张楼人民公社,高皇乡政府,高皇学校曾在此建址。村委会驻高皇庄,故名。
高皇村位于临涣镇东南、浍河南岸、东邻韩村镇,共有13个村民组,人口5543人,土地面积8500亩,112名党员,1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养鸡、养猪。
高皇村与临南村、陈口村、铚城村、临涣村、海孜村、刘油坊村、姚湖村、梁庙村、湖沟村、夹河村、大高村、张楼村、石集村、沈圩村相邻。
1961年人民公社化,为高皇公社高皇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高皇乡高皇村;1992年撤乡并镇,为临涣镇高皇村;2007年并村调整,高皇村、李塘村合并,为临涣镇高皇村至今。
高皇村附近有濉溪古城、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临涣文昌宫、临涣城址、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古城汉墓等旅游景点,有临涣酱包瓜、口子窖酒、南坪响肚、双堆面鱼、临涣培乳肉、临涣酱菜等特产,有淮北大鼓、商派面塑、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口子窖酒酿造技艺、淮北泥塑、夏派唢呐等民俗文化。